思维导图

圈外职场学园《七天高效表达训练营》随记

2020-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末秋初YE
高效表达就是:用最简练的语音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

高效表达的核心有2点:

一是“最简练的语言”;

二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前者是讲效率,后者是讲效果。也就是说,高效表达其实是效率和效果的综合体。

一个无法高效表达的人,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和对方的时间,更是在损害自身的品牌形象,离个人影响力越来越远。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个好的高效表达,不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讲一大段话,更是要让别人听懂,因为你是表达给别人听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理解听话对象的大脑接受方式。很多时候,你的话不能被听懂,就是因为表达方式不符合大脑的思维习惯。

那么我们大脑的特点:

1、是喜欢归纳主题。

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大脑会逐句理解,并且猜测对方要说什么。所以,如果你能够在一开始就把观点告诉对方,就能让人一下子理解你。

2、喜欢有序的、符合逻辑结构的内容。

而且,它一次性不能接受太多的信息,所以你讲时,需要有框架支撑。


7天高效表达训练营

关键词:一个中心主题、三个经典框架、俩种表达素材、三种突发情况。


一个中心主题

要求在表达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主题,并且要有思想。因为一个好的主题是所讨论内容,持有观点和想法。那么,如何做到呢?

首先,确定主题,明确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要知道我们汇报表达对象是谁?谁在听?

最好,明确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三个经典框架

1、时间轴:顾名思义就是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内容。

通常为:首先-然后-最后、早晨-中午-晚上、过去-现在-未来。

2、解决问题:问题是什么(WHAT),原因是什么(WHY),解决方案(HOW)

3、FAB结构:

Feature属性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

Advantage优势是什么,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不同。

Benefit利益是什么,明确别人的好处部分是什么,可以有效的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俩种表达素材

1、数据

数据本身无意义,但是数据给人的感觉是有意义的。

数据使用的两个原则:首先,要筛选有价值、有力的、显示结果的数据。其次,要解释数据。解释数据,你才是表达意义的缔造者。

数据应用技巧有:对比、类比、换算。举例:乔布斯和马云

2、故事

故事的三要素包括:冲突(核心)、行动、结局。

结构化思维是以事物结构为思考对象,引导思维表达过程的一种思考方法。


三种突发情况

临时汇报:

第一类是汇报进度,我们体会一下点了外卖的心态。实际上这是我们工作职责之一。

第二类是汇报成果,需要关键数据和故事,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第三类是汇报困难,可以应用解决问题的框架(问题、原因、解决方案的选项)利弊分析。

注意:选项一定不是填空题,是选择题。

回应质疑:5秒电梯原理,首先要获得彼此的尊重,形成对话为前提,二不是对抗。然后弄清楚双方的思路,确保对方所说的是同一件事。利用好5秒钟,可以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

1、认可对方提问,认可提问者这一事实同时认可提问者的感受。

2、澄清对方所提的问题.

3、高效表达公式:定主题+达架子+填素材


会议发言五部曲:

(Yes&No)认可+为什么+做什么+利益(Benefit)有什么好处+Action(马上行动)

实际上,正如孙圈圈老师所说,高效表达的核心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架子,能够把关键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

这种表达方式也可以称为“结构化表达”,它是结构化思维在表达上的一种体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