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稳未来课堂?

2023-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住在黄河几字头

读了李政涛老师的《活在课堂里》,有很多共鸣,有几分期待,也有一点忐忑。未来已来,作为教师如何站稳未来的课堂,是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坚守传统课堂教学中好的做法

2022版新课标推行以来,大家都在学习大单元、项目化、跨学科。只要一提传统课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传统课堂都是糟粕,多对学生的发展形成限制。而传统课堂,为我们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一定要有他的可取之处,因此需要我们坚守那些好的做法。

传统课堂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传统课堂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传统课堂有利于培养的学生良好记忆力,并且使知识系统化。传统课堂这些做法,特别适合我国现在大班额的这种情况。因为讲授教学比发现教学节省时间。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传统课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像物理化学需要做实验,音乐美术、体育都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我们的学生普遍所缺乏的。

步入未来课堂,我们要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技能方法。但传统教学的优势,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坚守发扬。

二,更多关注学生需要。

未来教师,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作业研究,都要充分考虑学情。在人工智能大面积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更加的精准,更加的个性化。从学业上,利用人工智能,发现学生学业上的漏洞,给予针对性的有力的支持。发现学生的天赋所在,大力的加长长板,适当的补短板。让每个学生都活得自信、阳光。,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闪闪发光。

除了学业,更多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教师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设计师。就要对学生有了解,有洞察。放下教师的眼光和偏见。真正贴地而行,发现孩子们的喜好,注重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家庭背景。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是学习内容和情感的贴近、触动和引发。可见喜不喜欢很重要。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要有科学方法的去指导和提升他的情感需求的层次。让他的喜欢变得越来越高级,让他的喜欢变得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丰富、深沉、细腻。慢慢的把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走向理性指导下的情感。这时候他的学习就由感性提升到理性,学习的维度越来越高。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深度学习实现了。

所以关注学生的需求,就是关注他的兴趣所在,就是关注学生的喜好,教师看到孩子的需要时,有力、有序的引导。最终将孩子爱好引导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未来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功课。

三,注重多样化的学习形态。

未来课堂,人工智能普遍运用到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内容可以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在网上学习。有的内容需要线下讨论,需要一起实践操作,比如物理化学实验。因此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教师要具备把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起来的一种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很多,网上各种渠道都可以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展开自学。因而未来学生学习的进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可以随机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教师。过去统一的班级授课制,一样的教学进度,一样的作业。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会打破。学生的年龄有可能层次不齐,会出现混龄式的教育。因此未来教师需要更高的能力。支持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情况,面对的学生群体更加复杂。

四,熟练使用人工智能。

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是未来教师必备的基本功。用人工智能设计自己的课堂,在课堂当中,需要演示的部分,立刻进入元宇宙。在源宇宙当中学会了知识,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质疑、见解、看法。教师需要摸底学情,可以在网上发布一些问卷,留一些简单的题。通过做这些题,完成问卷。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更精准的设计自己课堂的重点、难点。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思考,带着学生升级思维,实现深度学习,和创造性的学习。

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诊断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性的辅导或者查漏补缺,给出建议。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现学生的特长、爱好、天赋所在。给丰富的资源支持,方向引领。让学生把天赋变成特长,然后成为他的职业方向。学生学的轻松而且更容易出成果。

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一些重复性作业的批改,这样把教师解放出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劳动,拿出大量的时间,对不同层次学生可以鼓励、看见、赋能,对学生除了学业上的帮助,还有情感上的支持。所以未来教师,熟练运用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助力教师,助力课堂,助力学生。

《活在课堂里》这本书读完了,但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它让我站在现在看未来,是警醒鞭策,更是憧憬和引领。未来已来,每个教师要努力奔赴,学会更多的技能方法,会使用更多的工具,面对更加复杂的学情,更加精深的钻研自己的课堂,站稳自己的课堂,活成课堂的样子,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的成长自己,助力学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