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老人(成为沃伦巴菲特)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10人  河鱼鲜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HBO制作发行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HBO,就是这个先后制作过《兄弟连》《黑道家族》《权利的游戏》等多部大手笔电视剧集的公司。最近,又改编了科幻经典《西部世界》。

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只有一个“股神”——沃伦巴菲特。采访时(2016年),他拥有600多亿净资产,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840多亿美金,稳坐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之所以被人关注和推崇,是因为他投资年化率高,且几乎没有失误,59岁后赚了这辈子96%的钱,所以称神。控股公司是世界500强前十中唯一一个投资公司,其他均为实业和科技公司。

关于投资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想学习一些投资技巧,我劝你不要看这个纪录片。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智慧的老人,你有必要看一下这部纪录片。因为,关于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解读、传记太多了。本片没有把过多的篇幅放在投资上,而是更多的放在了个人生活上。

纪录片中,人生轨迹、投资轨迹两条线交错,我单独拿出来讲述,省得凌乱,文字不比影像,那么跳跃。

人生轨迹

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出生后不久,父亲失去了股票交易员的工作,用积攒的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巴菲特进入投资行业,有其父亲的功劳,但不是金钱的资助,而是遗传和教育。母亲是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女人,头脑敏锐,善于计算,往往比计算器还要快。巴菲特很好的继承了母亲的优点,虽然是一个安静的孩子,但是有竞争意识,喜欢数字,痴迷数字。父亲对于他的教育是宽容的,做错事往往是安慰的和鼓励他做的更好。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籍,是在父亲的办公室看到的,几乎读遍了里面所有的书籍,有的还不止一遍。喜欢阅读是他最大的特点之一,后来工作中,每天要读5-6个小时的书,就这一点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了。况且,这是他一生坚持的事情,耐性和阅读是巴菲特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他能够跑赢时间的关键,这个在他这一派价值投资者中,至关重要。在看他接受采访时的状态,你很难想象,86岁高龄说话语速如此之快,头脑思路如此清晰。阅读应该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可看原片,亲感!)

巴菲特从小喜欢数字,至今还记得奥马哈市1930年的人口数量是214006人。他在86岁高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这个优点,一直保持到现在。

不满足于自己的零花钱不够,开始研究挣钱的办法,骨子里就喜欢挣钱这件事情的人。至到看到一本《挣1000块钱的1000种办法》发现了“投币测量体重的机器”,就开始计算需要多少时间能够购买一台,并用盈利多长时间能够再买一台,最后让全美国所有人拥有一台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做“白日梦”的孩子,会毫不留情地劝他好好学习,这时应该反思一下,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真的好吗,你需不需好好跟孩子沟通一下。

巴菲特不是做梦,而是有行动。自此开始挨家挨户卖可口可乐,卖口香糖,卖星期六晚报,卖自由杂志、妇女杂志等等,一天最多可以投递500份报纸,自己非常享受,能够自由规划路线这个过程。他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人,希望自我把控商业上的一切。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高中毕业在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并且豪言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言语让家人感到惊讶。

才华,要配得上雄心,否则会抑郁。结果看巴菲特拥有这样的才华,从点滴中可以看出端倪。对高中的学业不感兴趣,每次考试提前15分钟入场,轻松高了高分,这让一直努力学习的同学很是不满。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以他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加上头脑的敏锐和逻辑能力,看完一学期的教材,可能用不了多少时间。同样的用了三年学完的大学所有的学分,完成学业。不过在继续深造时,被哈佛大学商学院拒绝,认为不适合哪里。我的猜测,应该是指他的其他方面,在交际和生活方面,他完全不能驾驭。幸运的是在寻找其他院校时,发现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发明者)。选择他,能够跟他学习,都是因为早年就读过投资的书籍中,有他写的,而且巴菲特还记得这个名字。跟其完成了学业后,在前期投资操作中,巴菲特一直保持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毕业以后,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是一种必然,大部分工作不需要数字,需要的是人际。

回到了家乡奥马哈,接下来的岁月,我觉得像是在重复、重复,再重复,纪录片开始就展现了巴菲特的生活,每天早上起来开车5分钟到公司。老爷子做到了钱多、活少、离家近。早上买汉堡加可乐,作为早餐,如果头一天股票涨了,就买贵一点的汉堡,如果跌了就买便宜一点的。再办公室里面,一个人不喜欢被打扰,看书、看财报、看新闻,结束一天的工作。

投资轨迹

说道工作,就要说一下投资了。里面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概念,复利(时间)、能力圈(认知)、护城河(公司独到优势)、财务报表(数据)、价值投资(前后期,略有不同)、付款(财富外延功能)等,每一条都可以细说很多内容,我会单独说一下对他们的理解。

对于投资,我想说两个人,一个人查理芒格,他的合作伙伴,后面的成功一半归功于芒格。另一个人,是他的妻子苏西·巴菲特。

芒格跟巴菲特几乎是一个类型的人,喜欢读书、睿智、爱思考,知识面比巴菲特还有丰富。对于早期的市场,根据价值投资能够搜罗到足够的中小公司,进行投资得到可观的收益。但是,到了近几十年,由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独角兽企业的出现,让行业的规模远超从前,信息传播的铺开,让股市很难出现,只有你能看到价值,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了,几乎成了透明体。芒格才是背后最牛的军师,这时候芒格的价值投资,变成了选择稳定行业的最好的公司进行投资,股票单股价格往往很高,被操纵的难度加大,选择这样的公司是在预测相关行业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感觉他们已经不是在投资股票,而是在买团队(人),买成熟的商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例如:苹果公司)。他们可以控制一个公司的管理层的人选,这件事情就可以说明一些内容了。

他的妻子在投资中帮助,可以说没有,也可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她给了巴菲特一个稳定的家庭,三个可爱的孩子,他们都很平凡。巴菲特是一个天才,同时也是怪人。他每天都在专注思考,甚至不知道家里卧室墙壁的颜色,不会做饭,就是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是理解他的人,可能每个妻子都是最了解丈夫的人,但是,她的理解超越了普通的层面。她曾说,“我理解他为什么不捐钱,钱对他没有那么重要,钱只是他的计分板。他有求生欲望,都是一个人在办公室,读每个人都能读的书。但他喜欢能赢的想法。”

也是苏西后来热衷于公益事业,搬到了旧金山,远离了奥马哈,让巴菲特觉得人才是最难理解的事情,商业的纷繁是可以控制的。尤其是她的死亡,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巴菲特的思想中,对商业的执着,决定捐出大部分资产,一部分给了苏西的基金会,大部分给了盖茨·梅琳达基金会(他们做的更好)。能让一个天才改变他的思想,除了导师,一定是挚爱的人,没有另一种可能。

最后,巴菲特在一个教室给高中的孩子们讲课,说道自己的高中只对两个事情感兴趣,女孩和车。他跟女孩相处的不是很愉快,就主要聊聊车吧。你一生会只有一辆车, 无论你多么喜欢它,你都有可能换一辆更新、更好的车,但是你的身体和大脑,却是你一生唯一的,你需要照顾好他们,让他们在几十岁的时候,也感觉很好。

这也是本部纪录片真正的基调,真正的智慧。

《成为沃伦巴菲特》,B站链接,穿越观看

【小资料】

成为沃伦·巴菲特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2017)

导演: 彼得·W·孔哈特 / 布瑞恩·奥克斯

编剧: 克里斯·庄

主演: 沃伦·巴菲特 / 苏西·巴菲特 / 比尔·盖茨等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1-30(美国)

片长: 90分钟

豆瓣评分:8.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