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全世界,没了你我也要活下去”
今天突然看到了一部新出英剧,叫做《Sorry For Your Loss》。
中文名《节哀顺变》。
故事讲述了一对姐妹,姐姐失去了她最深爱的丈夫,她一边承受着难以描述的巨大痛苦,一边努力试着重新处理现在的生活,而妹妹,随着姐夫去世,她也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想成为家里能够担当的角色。
我对女主的遭遇感同身受,虽然我还没有过失去深爱的人的经历,但也许到了敏感的年纪,也是曾经要死要活过,绝望过,差点放弃过。那时候的我,差点放弃了考研,差点放弃了学业,差点放弃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差点放弃了成为想要成为的人的梦想。
那段日子就像在地狱,我不被任何人理解,被标上“小题大做”的标签,受到一丁点帮助被我视若珍宝,从此被认定“脆弱、不成熟”大军的一员。不得已我每天还勉强自己和别人有说有笑,不然就会被觉得我是对别人不满意。当时参加学校实习,我被选为了开发小组组长,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每次抑制不住情感的时候,我就躲到楼梯间狠狠地哭一场,然后抹干净眼泪回来继续安排工作。
一个小时一个循环。他们说的没错,我是个脆弱的人。
实习持续了半个月,所以我说那是一段地狱里的时光。
女主也在经历这些。失去了深爱的丈夫,她仍然需要工作,用坚毅的面容遮挡憔悴的灵魂。为了尝试生活下去,她参加了互助会,却因为不能领到免费的甜甜圈当场爆发。为了撑过这段日子,她三个月都不敢回原来的家,哪怕衣服都没有的穿。她就像一个在走钢丝的小丑,一边让生活看尽她的丑态,一边小心翼翼地继续前进着。
我在看剧的时候常能看到一些弹幕在骂女主作,认为女主太脆弱,太小题大做,说着准备弃剧的话,一边毫不留情地批判着女主人格。仿佛不在他们世界里存在的人和事都是他人的伪装。
那句话说得好,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女主说,“我讨厌人们送来一大束花,然后他们便再也不打电话过来了,也不再写信了,因为他们挺过来了,他们希望你也挺过来”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有时候我们只是想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在别人身上,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你的悲欢并不成形状。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总是不断在寻找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却忽略了,如果我们能够更加亲密别人,更好地理解别人,就会发现我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远远多于不同。所以女主类的人在经历的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但她正在承受的压力和悲痛,是能够被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
后来我试着走出来,我买书,什么都买,关于心理的,关于励志的,关于生活的,一切能够让我有所领悟的我都买。我不敢待在狭窄的空间,那会让我感到孤独,我走出去,哪人多我去哪,大多数是书店,少数只是在跟着人流。
我并不知道该做什么,但我试着让自己忙起来。我重新开始健身,我重新开始护肤,我重新开始准备考研,我重新开始练习写作,我重新和亲人朋友建立联系,我重新捡起以前的梦想。
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无论生活让你去感受什么,那你就要去感受。那段时间虽然我憎恨过生活,但其实我也有感激过,我待亲人朋友更加真诚,我能够理解情感上的挫折,我能够理解重新振作的意义,所以我更加珍惜。无论什么形式,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失去自己深爱的人,但我们知道的,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有深爱的人,还有深爱我们的人,没有什么全世界,全世界只有自己,失去了她或者他,自己也要好好地活下去,也能好好缅怀他们的离去。希望女主和曾经以及将要如女主般的人,一切安好,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