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热赞

学会换位思考

2023-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fIy放飞心情

已经零晨一点了,可是我却无一丝睡意。做梦也想不到,我年过半百的人了,仍是这么憋屈地活着。晚上八点多发生的一幕幕仍像放电影般历历在目。

那时,我正在楼上吃饭,忽听见楼下婆婆骂骂咧咧,恶言恶语说不关门怎么怎么的。我知道,婆婆怕冷,每年冬天,她总是把家里的门窗关得严丝合逢,唯恐一丁点寒气钻进她的卧室,这不,刚才我回来匆匆上楼,忘了关门,她就大发雷霆。

听着那句句刺耳的话语,我的心里很生气。真想冲下去跟她理论,可是,思来想去,失我身份,不理论,我心里堵的慌。这么多年来,老俩一直住在我家,前年,公公因病走了,留下她一人。大儿子来几次让她搬到他家住,换换环境,可不管儿子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去。不去算了,我对老公说,你妈爱住哪儿就住哪儿,随她便。

说句心里话,我的母亲在世时经常教育我,孝敬人家父母就是孝敬我们。直到现在,母亲的这句话仿佛仍在耳边响起。由于母亲的教导,我自从和老公结婚到现在,从未和他的父母红过脸,吵过一次架。不管过节还是平时,有好吃好喝的我尽量送给他们。也许公婆觉得我是善良之人,于是,在我的房子建成后于次年阳春三月,不声不响就搬了进去。

搬去住就算了,可我想不到在我搬回来时撂给我一句这样的话:“二楼全给你们腾出来了,你们还想咋地?”婆婆说这句话时我大哥也在场,当时大哥笑着问他妈:“这是你盖的房子吗?这是你二娃盖的房子,你咋这样说话?”

曾记得我当时一笑了之,并未说什么。我自解自劝,人老了,不和她一般见识,再说,人家住自己儿子的房子,理所当然,咱有什么理由不让人住?

原本想我们回来住不在一起吃饭会相安无事,可真正与公婆同住一屋檐下时,一系列的烦恼接踵而至。

首先说入厕问题。

家里仅设计一个厕所,因此,好多次在我内急时,刚好厕所里有人,这时候,咱得等呀,等呀,好长时间,人终于出来了,自己的麻烦也解决了,可是上班却迟到了。

这还是小事情,更大的问题是入厕前,必须确保孩子他爷不在厕所,否则,闹出笑话,弄得彼此尴尬,多不好意思。

再说夏季的事情。

假如我单住,夏天的日子里,我回到家可以脱掉长裙,随便一袭短裙,趿拉个拖鞋,想唱就唱,想笑就笑,无所顾忌。可与公婆住在一起就不一样了,我须穿戴整齐,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动静,影响一楼。

还有老人插手我们的生活。

有一次我与老公吵架,孩他爷站在儿子那方,替他儿子说话,说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是个疙瘩蛋。一旁的大哥听不下去,狠狠地批评了他的父亲。事后大哥又上楼劝我,别把老人的话放在心里,千万别生气,气坏了身体,自己受罪,无人代替。

大哥说的话有道理。罢罢罢,不气了。牙跟舌头都不合,况且,一家三代,同住一室,哪能没有嗑嗑碰碰?

第四,住二楼,让我遗憾多多

我的母亲在2020年因肺心病卧床不起,后来,为了便于照顾病中的母亲,妹妹把母亲接来伺候。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我未能在床前侍奉尽孝,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母亲走后,父亲来住过几次,每次来边上楼边说:“楼梯为啥不弄缓一点呢?”

听到父亲说这句话,我的心里很难过,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在孝敬公婆和父母方面,我未能做到两全其美。

关于这个问题,有朋友给我出主意:放暑假了让婆婆去大哥家住一段时间,然后再把我父亲接来住一楼,毕竟,他老人家也八十多了,上楼太吃力。

对于这个建议,我曾向老公建议,可人家无动于衷,不吭一声,我只有在心里对自己说,算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就这样吧,只要人家心里能下得去。

第五,女儿怨言多多

2020年春季,女儿因疫情在家上网课,完成学习任务之余,她时不时把邻居小朋友领到家里玩。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婆婆居然开口撵这几个小朋友。一来二去,这几个孩子知道了老人家的脾气,就不怎么再来找她玩了,为此,女儿一提起总是怨言多多。

第六,饱尝异味之苦

公公在去世前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在这期间,他不得不在自己的房间里解决大小便。因此,隔三差五,我的楼上总会忽然飘来一股难闻的味道。有一次,我正在吃午饭,这股怪味又一次窜入鼻孔,飘荡在二楼的各个房间,我端起饭碗,三步并做二步跑到外面的厨房里,迅速关上门,木滋拉味地吃完剩下的饭。

不仅如此,我还得饱尝公公身上散发出来的老年味。关于这个问题,女儿教我一秘诀:不行了那会不闻气。老公听了笑而不语,我怼他,笑啥哩,看你咋伺候的,还好意思笑?

老公皱了一下眉,摊开双手无奈地说,我急哩又晒被子又周周清洗,没办法呀,人老了,就这样,多担得一点吧。

记得杨澜说过:有界限、有距离、有联系、有守望,父母子女最佳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端一碗汤过去,还不会凉,这才是父母与子女的最佳距离。说实在话,我都已过知天命之年,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与公婆保持“一碗汤的距离”简直就是奢望,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我自己的独立空间。

我和阿玲几乎隔三差五聚在一起,每次见面,她总是向我诉说家长里短。前天,她又一次如泣如诉向我娓娓道来她的种种烦恼。

看着满脸沧桑的朋友,我心疼地劝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已做好人这么多年了,继续做下去吧,毕竟,老人家养大儿子不容易,现在老了,我们做小辈的若是对她百般嫌弃,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忍忍吧,俗话说:“忍字头上立把刀,遇事多忍火气消;一生难免无争吵,你骂我打何时了?”再说了,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朋友听了我的话,拍拍我的肩,灿烂地笑着说:“就你这张三寸不烂之舌,真牛!一会儿就把我的气说没了。走,回家去,儿子还在家等我哩。”

望着朋友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婆媳之间是世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假如双方都能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用心去感受对方的情绪状态,那么婆媳矛盾就会烟消云散,仿佛“山重水复疑无路”,顿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