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设计:以小设计衔接大生活
UDG联创设计集团创始人/尖叫设计创始人
一提到北欧风格的家具、哇物等品牌就会联想到近年高频亮相的尖叫设计,尖叫设计的家具产品实用、多样、自然又别致,受到一众年轻人的喜爱。创始人薄曦,从二十余年的建筑设计转型到家居产品设计,却做出了呼应生活形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尖叫设计“与众不同的日常设计”的口号背后,蕴含着一段深思熟虑的进击之路。
尖叫设计
▎风口中的品牌概念思考
“开始做尖叫设计的时候,是基于中国消费升级以后的产业升级,需要品牌的出现。当时去广东家具工厂做了一些考察,发现广东许多家具企业都是小老板做代工,知识结构存在很大缺陷,因为小老板要生存下去,就要把成本管控到最小,他们所有的行为都以管控成本为基础。比如做一个产品需要开个模,十家公司合起来去开个模,总价20万分摊到每家公司成本只有两万,然而一旦推向市场,同样的产品泛滥导致市场毫无竞争力。
这些不懂做设计的工厂常常在闽南、国外抄袭,从各种展会上抄袭回来然后进行生产,可以把这些东西做出来,但设计、品牌、营销的软性能力是很弱的。他们在代工加工的生产模式中乐此不疲,和中国的产业转型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反而给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有机会冲进来。于是我们尖叫设计也可以做,最起码我是设计师出身,另外我们也有做品牌的能力,而家居的品牌也是未来中国最缺的一种品牌。
尖叫设计
虽然家具行业里面的水也很深,但幸亏我们是站在一个风口里面,站在一个正确的渠道里面渐渐发展。其实许多企业都是站在风口上起势的,比如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是98、99年出现的一批。几年前最顶级的中国设计公司都是在96年到02年生根的。所以15到17这两年,可能在中国会出现家具的顶级品牌,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挺住,能够走下去,说不定就会成为未来的大品牌。
尖叫设计
因为前面没人有经验,后面也没人有优势。尖叫设计在行业里普遍有反响,就是因为我们前面没人站着,稍微做出一些成绩,大家就关注到了。而新品牌出现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就像是黄埔四期生和黄埔一期生,黄埔四期生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对精选的人要求一定比对黄埔一期生更高。”
尖叫设计
▎对话中外启迪VS传统与现代之间
我们相信抓机遇的时代已经过去,解决问题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关键,也就是我们从事设计新创作的痛点所在。一个团队要明白服务场景方面的事宜,产品作为一个解决模块,也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生态方式,这也许是建筑市场将会面临的未来。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新型组织构架和产品出现,也有各种创新的商业竞赛,企业很需要向前迈出一大步。中国一百年的服务方式几乎都是一样传统的,我们过去的职业方向是追求建筑师的经典建筑,但不管做产品设计还是生活设计,设计的本质有了一些变化,按今天的理解,设计是使用者、设计者和制造商三者互动的一个过程。
有些公司强调设计流程的整体感,比如去机场要去过安检,需要花半小时做流程的再造,做服务模型的再造,让客户只有一刻钟能够体验文化。从这个理解看,现在设计的内涵上是放大。其实设计本身是反馈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变化或者城市的变化。我们过去认为这个事就是抄袭没有创新,产品的文化性过弱,也许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都是很难的,中国家具企业要得到市场和人群的回应就变得很难。
尖叫设计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同时更在乎性价比,不是单纯的低价,而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正品。但是当人们找不到可信任的购买平台来确定自己买的是原创作品时,就会退而求其次买仿制品。对于设计师和国外品牌来说,他们都希望能够把好的作品带入中国。但是,如果产品一亮相就被仿制,被低质廉价毁掉,他们就会三思而行。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去哪里找到能够帮助他们推广的第三方?到哪里去销售可以和仿制品划清界限?这些信任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也是最应该被解决的问题。
尖叫设计的产品还是具备强烈的文化感在里面。比如现在到很多餐厅,看他们做的都很用心,在认知上起码知道哪些属于自己哪些属于社会。另外,年轻人是新的群体,这里有一个文化传承的意义,其实在对话与交流之中,把新与旧之间与中外之间做一个桥梁,这就是尖叫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也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而是对于当今世界生活方式新的思考,更不会在东西方文化的几种理论之间纠结。”
尖叫设计
▎要寻找有价值的商业模型
“市场上的许多产品形式做的也差不多,但商业模型的不同还是造成了根本差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比如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家里添家具的习惯是简单的。原因是没有审美,只能靠前辈教育。现在的审美达到了新的阶段,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现在人们的兴趣是爱出国,年轻人普遍是个性化的张扬。八零后九零后在生活中富有创意感,尖叫设计也强调生活即是风格,这是商业背后与人的本质关联。
尖叫设计
这也表示尖叫设计的定位是面向未来的方向,也就是说未来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八零后九零后。这个消费人群很显然从出生接受的教育,到目前一些价值观的变化已经和六零七零后判若云泥。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到了新的阶段,整体的经济驱动着我们行业的发展。新一代年轻人可以用自我的价值,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生活。这个社会变得非常不一样,现在很多新奇的社区,比如体育上的跑马拉松,很多类似的带有社群性质的一些活动百花齐放。根本上生活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对品牌的需求,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和我们过去有很大的差异。
尖叫设计
六七十年代这一批人更像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是一个矛盾体,既看到五零前老一辈的背影,是传统中国的一个背影,也必须看到未来,看到下一代对未来的展望。两方面都需要适应,适应八零九零后的生活,也要传承前面的四零五零后的历史和传统。这批人跟前面的那一代人还不太一样,可能有焦虑,有彷徨,对于未来大部分还是恐惧,适应的那些东西很快就会过去,看到的只剩下前人的背影。
到我们的八五后,他们并没有前面的那些背影,从生下来,可能就对计算机兴趣很大,再没经历过手工操作的那部分。追随互联网时代完全是面向着未来,反而更加没有可以捕捉的地方,可以奔跑的更轻松一些。当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现在来看,六七十年代还是比较幸运的,尖叫设计所面对的年代,则是更加幸运的。
尖叫设计
尖叫设计未来一定是一个生活化的一套体系,并非仅仅是一个产品。用一个产品理解它是狭隘的,因为它的家具放在空间的每一处做展示,家具文化已经成为了这个空间流动的一种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会成为生活的内核,变为根本性的文化肌理。它把文化和生活做了很好的一个衔接,也把企业和品牌做了很好的衔接。融合之后又生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小设计走向大生活的价值思考。
尖叫设计
本期索引
档案编号20181115
【71-2-1】尖叫设计:尖叫设计网,是原创家居产品设计的展示、互动、销售平台。旨在将全球各地与众不同的日常设计呈现给用户,以呈现全球各地“与众不同的日常设计”为口号,力图让平凡的事物变得不平凡。
【71-2-2】黄埔四期生: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第四届学生尤为出色。
本文图片由UDG联创设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