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宫村读诗集唐诗,宋词配画唐诗宋词

《夏宫村读诗集》:《唐诗三百首》讲稿 | 029-韦应物:《夕次

2018-07-05  本文已影响1人  小who是谁
眉力村 | 2018年第078期(总第794期)


《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这首诗写于公元782年[1],韦应物由比部员外郎外放到滁州当刺史。比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审计财政,员外郎是这个部门里其中的一个职位,负责官员的工资收入等等工作,官阶是从六品上。尽管滁州刺史的官阶是正四品下,比那个比部员外郎还要高,但它是京官,“唐人以京官为重”[2],加上韦应物他是长安那边的人,所以,这一次韦应物来滁州当刺史,他不是很开心。题目,夕次盱眙县,有时间,也有地点。时间是晚上。地点是盱眙县,在今天的江苏省。韦应物他从长安到滁州,是坐船过来的。路过盱眙县的时候,就在这里停留了一下。,是停留、留宿的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这两句就写到达盱眙县了。盱眙县在淮河边上,所以说是“淮镇”。,和题目里的“次”意思相近,是逗留、停留的意思。落帆逗淮镇,意思就是到达盱眙县的时候,把帆降下来,要停船了。停舫临孤驿,停舫就是停船,船停下来后就去了驿馆。“临孤驿”,临是临近、紧挨着。按字面意思来看,是说这个驿馆就在岸边。咱们不必这么坐实了来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其实就是,船到了盱眙县的时候就停下来,然后安顿好了,住进了驿馆里。古时候每隔多少里就会有一个驿馆、驿站,这是给那些送信的,或者去异地当官的人住的地方。这个驿馆是“孤驿”,为什么说它是“孤”的呢。前面读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时候,有一句“孤城当落晖”,还有印象吗。城市也好,驿站也罢,当诗人说到某座城市、某个地方是“孤”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说人的“孤”,是人感受到了孤单。这是唐诗里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可以留意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这两句和题目有个呼应。题目里说是“夕次”,时间是在傍晚,天黑了。这时候就看到了浩浩风起波,浩浩是盛大貌,形容水的,江面上的波浪很大,波浪翻滚。冥冥日沉夕,冥冥是昏暗貌,太阳下山了,天色很昏暗。这两句就写了一个大的氛围,风浪很大,天色很暗。接着就写具体的。“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天色暗下来了,群山和城市也暗下来了,人们都要回家了。雁下芦洲白,洲是水中的小岛,小岛上长着芦苇,芦苇丛里有大雁的窝。这时候,人都回家了,大雁也回家了。你看,连鸟都回家了,而我却漂泊在外,是不是。这是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这里也可以留意一下,古诗里凡是写到飞鸟返巢的,一般都可以归结到漂泊他乡的孤独落寞或者由此而生发出的思乡之情。“雁下”的“下”,非常好。“下”是有动静的,大雁从高处往低处停落下来,人的目光被它所吸引,注意力就到了小岛上的芦苇上面,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芦花白”。“白”字既说明了这一次韦应物到达盱眙县的季节,是在秋天。秋天的时候,芦苇它的花就是白色的;同时,前面一直在写“夕”,写天黑了,四周都是暗着的,此时此刻写到芦花的白,一下子就有了很鲜明的对比。这既是诗,也是画。有了这芦洲白,画面就多了很多生气。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

在这首诗里,“”是非常重要,整首诗就是围绕它来写。一方面,就是实写,写天黑了之后看到了什么景色,看到风浪很大,城市很暗。还有回家的人,回窝的大雁,以及小岛上的芦花白,等等,看到了很多景色;另一方面,就是天黑了之后,人会因此产生很多的情绪。尤其是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说。所以最后两句,“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就想念起了自己的家乡。独夜,和前面的“孤驿”一个意思,不是“夜”的孤独,而是人很孤独。秦关代指长安,它既是京城,又是韦应物的故乡。听钟未眠客,这一句,和“夜半钟声到客船”很像,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是在说,一个旅居在外的人,他的心里有很深的愁绪,他听着远处飘传过来的钟声,迟迟无法入睡。这边多说一句,有个成语叫“晨钟暮鼓”,说的是在寺庙里早上的时候敲钟,晚上的时候敲鼓。既然有这样的说法,那“夜半钟声到客船”里的钟声,就引来了后人非常多的争议。大家就说怎么可能是半夜了还听得到寒山寺的钟声呢,诗人写错了吧,等等。详细的情况,等以后读到张继《枫桥夜泊》的时候再详细来说。

注释:

[1](唐)韦应物著;孙望编著.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 北京市:中华书局, 2002。按:赵昌平本作“建中四年(七八三)”,P32。

[2]赵昌平编著. 唐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07,P32

20180702-20180704

在协和道

配乐:石进《夜的钢琴曲六 》

- End -

有兴致收听录音的可以扫码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