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文章《生气的代价》

2021-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卢誉恩

今天看到当当网上推送的一篇文章《生气的代价》,练习拆解文章,从而学习写作方法。

《生气的代价》

作者:哲学君·小小

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U6uDpr98dZ7fB2qrXCAOg

一、拆标题 

标题用了很简单的结论:生气的代价。大家都知道生气不好,标题直白的立意,生气是有代价的,至于有哪些代价,会引发读者继续读下去。

二、拆开头

作者的开头有一个指向,那就是生气的根源其实是在自己,比如生气是驾驭不了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会让自己付出代价的。

三、拆正文

文章中心:少生气。 

全文从怨气、怒气、闲气三种生气的类型,借用列举生动有趣的故事展开讲为什么要少生气。

结构:总+分+总

(一)少生怨气,是一种智慧

抱怨起不到任何作用。作者列举了一个关于年轻人和农夫的故事,在年轻人看来很悲惨的天灾,但农夫没有抱怨和悲伤,因为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抱怨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是在逆境中寻找方法,从痛苦中寻找生机。以平常心面对困难,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二)少生怒气,是一种修养

愤怒是负能级情绪的顶端,充满怒气的人,智商和修为都会降为零。作者讲述了一个沙漠里的骆驼生气的故事,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却引发了一系统不好的事情的发生。相信这在生活中也能遇得到的,能引发人的联想和思考,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会因为那样的小事而生气。

(三)少生闲气,是一种活法

这里讲的是“不管闲事,不生闲气”,“闲气”是指无关紧要的生气,作者举了爱因斯坦撞到人被人还打了一拳,他不但没生气,也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这件事上,只是认为他撞到了人是不对的。从这事上来说明,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四、拆结尾

结尾处引用了一段排比句来总结,引出人生哲理,劝解人们不要生气。

五、感受

平时还是要多看多积累素材、故事,在平时论据时可以引用故事,印象会深刻。还要多积累金句,并学习自己写金句。结构上可以用排比、类比,会比较工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