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We Are 伐木累:观“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
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发展后期才达到的成就。所以,在充足的想象力的帮助下,通过物品讲述历史比仅靠文字还原历史更为公正。
“以物述史”并不新鲜,但大英博物馆从其馆藏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展品,来策划这样一个全球巡展,引导当下的人们探讨“过去两百万年中,人类是如何塑造世界,同时又不断被世界塑造”这样一个严肃而牛X的话题,想想都足以让人陶醉。
我从3月份得知展览消息后,就一直心有戚戚,怎奈机缘不够,终未能独自成行。恰逢近日单位团建,这个展览又临近闭展,我赶紧征求大家是否有意一同前往,竟全票通过。于是安排人员买水、订票,终于在今天下午走进了国家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办的这个特展现场。
整个展览与我们熟知的世界史叙事模式不同,并非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或者文明自身的独特性,而是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为主线、以人类全球化进程为辅线,经纬交错,为我们在构建了大跨度时空场景下人类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之间根深蒂固的共性,展现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事实。
“全球化”,是最近几十年常被提起的概念,以波音公司为例,波音公司生产的787大型客机,可以说是当下全球化外包生产程度最高的机型,按其价值计算,波音公司只负责生产大约10%的构件(主要是尾翼),之外的碳复合材料是在意大利和美国生产的、起落架是在法国生产的,至于其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则是由韩国、墨西哥、南非等国来完成的。
那么,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程中,曾经的我们是孤独的、还是幸福的伐木累?正如该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闫志先生所言:“人类文明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文明都脱离不了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和影响发展。”
为了突出“全球化”这一策展主旨,在展览序言部分仅布置了一件展品:一套古埃及佘盆梅海特的木棺。显然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来和人们常见的古埃及木棺并无二致,但是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它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是不是与波音787的全球化组装过程非常相似呢?它试图向我们表达,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第000号展品 佘盆梅海特内棺纵观整个展览,诸多展品都在从人类发展的不同侧面展现文明融合与全球一体化的深深烙印。让我们在领略文物所揭示的世界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之余,能够体味到不同文明对话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感知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与互补的重要意义。这大概也就是习主席一直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历史唯物史观的真实诠释。
文物穿越时间,是我们唯一存在过的证据。如今当我们再去放眼全世界,各种文明,各大海洲,人类从攀爬到直立行走所经过的进程其实都是一样的。对于食物,对于美丽,对于方便,对于未来,对于爱,我们不约而同走到一起,奔赴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说到底,这其实是人类的本能。
因为,We Are 伐木累!
注:1.关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展览更详细的信息可访问: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170301ahow/index.html
2.由于此次展览内场禁止拍照,所以文中所用图片均为官方网站授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