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我是在去年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这本书算是阿德勒思想的入门版,但读完非常受用,是去年影响受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所以一直想找机会读一读阿德勒本人的书。
机缘巧合之下,开始读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是阿德勒在1932年63岁时出版的,可以说是他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虽然书名是关于自卑和超越,但这部分主题仅仅是本书十二个章节的其中一节,原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读完发现其实还是后面的名字更贴切,书中探讨了家庭、爱情、工作、生活、犯罪等等。
不过,看似各章节一个主题,其实有一些关键要素串联,就是意义、自卑感与优越感、合作。
以下是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启发想法~
1、被意义裹挟的我们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不上来,可能这个问题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过或者不愿去想。一般来说,人们不愿意让这个近乎于无意义的问题来困扰自己。
但其实我们都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人的一生并不仅仅只是经历事物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体验这些事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接触事物时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场作为立足点对其加以衡量的,无论事物本身有多简单。
对于每个人来讲,生活中的多数问题都可以包含于社会、性别及职业这三个领域之内。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深刻体会都是通过个人针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而体现出来。
但有一点,这个意义以及因此生出的你的种种行为是由你来决定的!
诚然,外界环境对我们影响很大,尤其是原生家庭。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虽然外界对我们依旧施加影响,从意识到这一刻起,改变就在发生。
从超越原生家庭开始,好的坏的,都是过去,以后都是属于自己。
2、自卑与超越
这个是我读过最有感触,也是吸引我开始读的部分。
阿德勒认为我们都是受自卑感和优越感驱动的,尤其是在小时候。
他对自卑的定义是:“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
这其实就揭示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有待改进的。
因为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感到焦虑,然后,他就会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自己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真正的问题掩藏起来。于是,他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困难所带给他的只剩下彷徨、犹豫和退却了。
我想到了自己,前二十几年几乎都是被自卑感裹挟的。
因为这本书才开始启发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发现它们对我性格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小时候,我曾经因为调皮手摔骨折了,康复后和正常手肘有一点区别;我曾经尿床很久,还有一些记忆爸妈虽然不训斥我,但我自己还是很在意;因为和朋友打架我的额头有一道疤。
这些对我的影响是我有点不自信,不喜欢多说话和表现,不希望受到别人关注,逐渐内向。
但当我进入青春期,发现前面那些已经不叫事,青春的副产品——青春痘,开始伴随我十几年。对于一个青春期男孩,特别是在注意自己身体外形的阶段,这是一个可怕的灾难。
因为这个,我逐渐开始变得自卑又敏感。
但现在回看,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这个,我现在更有耐心,做事会偏细致,然后人际沟通中能有更强一些的同理心;同时加上发生过的一些其他事情,我的内心已经变得很强大。
经历了一些事情,看过一些书,在成为一个成年人很多年之后,我好像才开始新生。
不止一个朋友给过我一个评价是感觉我既内向又外向,内向是指我一般安安静静的,不怎么活跃,主动找话题;但假如一群人的时候,我又很能接上话,有时还可以有有意思的互动,而且我也可以在公众场合做一些严肃的分享讲话,看不出特别紧张的样子,这些都是外向者的表现。
我自己也是有一些矛盾感,但后来我给自己定义清楚了,我不排斥和人交流接触,但我的心理能量更多的是来自于独处,我就是一个内向者。
我挺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心理上充分接纳自己,也接纳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开始为一些目标去努力,虽然有些世俗,但至少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意义。
后面基本是在追求优越中驱动自己,自卑的感觉好些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3、离不开的合作
除了前面的意义和自卑,贯穿全书的就是合作这个词汇。
虽然,开始我觉得这个有些鸡汤了,阿德勒把合作作为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方法。
与他人和谐的合作关系,帮助人们远离不健康的心理,帮助一些烦人精神病人康复,也可以提前预防犯罪。
阿德勒有三条论断:
第一,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的角落,而且资源是有限,我们经常面临一些带来制约和受限;
第二,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其他人,在同类中生存发展的;
第三,人有明确的男女性别区分,而我们种族的未来就依赖着这两种性别关系。
基于此,我们知道,没有人能逃离地球,大部分人要和身边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同时社会分工明确,所需的种种是不同的人共同打造的。
那么,合作必然发生,良好的合作带来心理上的互相慰藉,同时解决一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对自卑情感做一些填补。
写在最后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7个小时,记录了114处笔记,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开始有意识的分析,再到想写这篇文章,踌躇了很多次,有很多感触要写,开始写时又整理不出清晰的思路,每次都写不出来。
最终,今晚用了俩小时时间,写完了这篇文章,我不满意,感觉也就写出来想表达的十分之一。
但至少是留下了一些思考,也算是给这本书划了个阶段性句号,以后有缘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