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文学传播返璞归真

对待“问题生”,不应有问题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485人  洪丰乔

平等开道,因趣引导,成就希望,用爱导航

——对待“问题生”,不应有问题

【摘要】转化“问题生”,教师的态度及方法很要,如果这里出了问题,那么“问题生”就很难转为“优等生”。本文认为,其转化的关键是教师在态度上能否做到平等开道;在方法上能否做到因趣利导,培养希望,用爱导航。如能做到,“问题生“就会无问题。同时,本文力图在探究”问题生“产生之因的同时,以此警告我们老师,对待问题生付出的不仅是爱心,更是爱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生 平等  兴趣  希望  爱的能力

 

请看下面一些真实的案例:

1、黑龙江五常市13岁的钟某用剪刀加农药把母亲杀死,拿走2600元去游戏,被警方在游戏厅门口抓获。浙江新昌县初一学生王某,常听同学说到发廊“泡小姐”很有味道,就带5元钱到一发廊去“泡”,进门一边问“5元钱可以‘泡’你吗”一边就上前搂抱。山西毛纺厂一个13岁女孩,模仿录像,经常勒索同龄人,向女孩们索取5元至15元的“保护费”。去年长治市打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16个,涉案成员55名,平均年龄不足17岁。据报道,在我国近几年逮捕犯罪嫌疑人中,青少年人数占总数的比例直逼10%。

上面所讲的均是违法犯罪之事,可以说是“问题生”所表现的极端化现象。但是正是些极端化现象,反映了一个十分严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生”之问题异常严重。虽然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原因,但是一直立于他们面前的老师难道没有责任吗?

面对越来越多的所谓“问题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否只是一味地抱怨和责怪呢?曾经,有些老师为“净化课堂”,有些班主任为“净化教室”,有些学校为“净化校园”,一味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采用高压政策——训斥加惩罚,甚至是扫地出门——劝退或开除。但是“问题生”解决了吗?课堂、教室和校园净化了吗?没有,远没有,根本没有!那些被我们“净化”的学生却被我们推到了与我们愿望相反的一边,被撵出校园的,有的一如既往,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有时我想: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是否有落井下石之嫌呢?推人犯罪之疑呢?

事实证明,如果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么怎么转化“问题生”呢?方法只有一个:教育!这是根本有效的途径,也是现实带给我们最为惨痛的教训。如何教育呢?我认为最为恰当的渠道就是:平等开道;因趣利导,培养希望,用爱导航,对待“问题生”,我们老师的态度及方法不应有问题

一、“平等开道”,是转化“问题生”的态度所在

【案例1】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个叫大山的学生,来自山区,朴朴素素。一开始,我没怎么注意他。而且也觉得,他无需我的照管。谁知道,一学期下来,变得让我头疼脑胀。该干的事。其违纪的最后一件事是:伙同他人把同班同学、镇上一名副镇长的儿子阮林狠狠痛打一顿,更为严重的是抢走了阮林身上的47元钱。性质之严重,影响之恶劣,可想而知了,连镇上派出所也惊动了。最终,他被学校遣送回家。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深深的愧疚。也许是太内疚。我决定送其回家,在车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又走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他家。

让我难以想象的贫穷,让我更加自责。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无人教养,让我更加揪心。当天晚上,我没有回去,因为我想“负荆请罪”。晚间,我们围着灯盏。我放下“老师的架子”,把李兵犯错之因全归结到我的“麻木不仁”——对他少了关心。李兵也向我说出了肺腑的不满之言:“我穷,谁关怀过我,好的,全落在阮林他们身上,恶的,全落在像我这样的人身上。老师对我们横眉瞪眼,对他们却是眉开眼笑,……”几句话,如针直插我心。为什么我就没有觉察到这些呢?他之错?我之错?我之错!第二天我回来时,我又偷偷的把他带回学校。后来,我们先是成了朋友,再是师生……

曾几何时,师生关系恶化到如此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曾几何时,我们对待学生不平等到如此程度。也许我们师者还没有觉察到。处于弱者地位的学生只能保持沉默。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们还是爆发了,成了“问题生”。

师生关系的恶化,对师者来说,可能是“问题生”被确认的前奏。笔者认为:恶化之因,固然有学生的问题,但是作为师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转化好“问题生”,老师的态度必须明朗——平等开道。平等在这里有两种含义:第一,师生平等,这要求教师放下架子;第二,教师对所有学生应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不偏心。尤其对那些“问题生”,更应倍加关爱,不能让他们“贫居闹市无人问”,以至最终形成“饥寒起盗心”,这一点特别重要。我想所有教师都能意识到,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一碗水就是难以端平。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是“问题生”产生的动因之一。因此面对“问题生”,首先应平等开道,改善师生关系,增加信任。不能缺乏平等宽容之胸怀;不能缺乏“换位”思考之勇气;不能缺乏好好研究学生之精神——研究“问题生”产生的原因和转化他们的方法。笔者平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问题生”产生之因主要有:

(一)家庭之因

1、家长职业差别及其家庭氛围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特点。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而孩子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父母的行为时刻都在影响孩子。一般说来,一些文化层次低的家长,由于种种原因疏于对子女的管理或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欠佳。

2、非常态家庭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父母再婚家庭、有下岗的家庭。有的一方或父母双方都放弃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使孩子的生活也无着落,更不用说学业和做人了。

3、在农村,父母皆外出打工的。有些父母,为了挣钱,双双外出,把孩子寄托在祖辈处,更有甚者,寄托在“七大姑八大姨”家。让孩子沦为无人教养的状态。

(二)社会之因

1、社会转型期成人们增加的急躁情绪,无形中使孩子们在心理上有成人化特征。但孩子的实际状况仍是孩子,因而造成孩子的实际状况与心理需求的矛盾,食物中愈来愈多的激素,生活中的快捷与富集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不良信息,都易于让孩子早熟。随着污染严重化,孩子体内摄入越来越多的铅,也会让孩子易躁、易动。

2、媒介的不良引导,特别是受网络上的一些“垃圾”不良的影响。

3、出版商的急于暴利,出版的“垃圾书籍”对青少年的毒害。

4、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对青少年的毒害。

(三)校内之因

1、这是一种“近墨者黑”的效应,即校内的交叉感染。如不健康非正式群体(包括上文所说的被撵出校园自己又返回校园的)对学生的影响。此类传染之快不亚于H1N1甲流感病毒,呈现出辐射状感染,以点带面式感染。

2、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影响,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分别“投进”所谓的“快、慢班”,进快班的沾沾自喜,力争上游;进慢班的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再加上有些教师往往注重结果,忽视学生的进步过程,犯错之因,重智育轻他育。学生只感到压力,对学习没有快乐幸福感。最终造成厌学情绪,导致学业不良,毫不犹豫地“俯首直冲问题生的阵营”。

3、由于对师生间矛盾的处理不当,同学间关系的僵化,而产生“厌师”“厌学”情绪。

4、上文所说的不平等待遇而体现出的“双重标准”。

我认为,我们教师,认识了以上之因,还能带着不平等的眼光看“问题生”吗?谁不渴望自己健康成长,让别人用敬佩的眼光看自己。老师们,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不平等已经太多了,我们这些“蜡烛”为什么还不能平等地为他们送去温暖、光明、希望呢?静下“恨铁不成钢”之心,抛弃“求全责备”之心,带上我们的同情心、爱心,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和我们可爱可亲的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他们。做到以人为本、民主、自在。在“多元智能:培养的意识下,心中时刻装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有价值的人,在教导过程中充满着“尊重、信任、平等、友爱”的民主气氛,对“特困生”更应加上同情,建立“最佳心理场”。按“问题生”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本来面目去理解学生,谅解学生。

笔者认为要“平等开道”,我们必须做到:

1、不侮辱学生人格,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不嫌弃、不讽刺,更不体罚。

2、体察学生思想,体会学生感受,了解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一些“时髦”想法和行为,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3、不以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允许学生犯错误,认识到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老师都会犯错误,何况学生。

4、不要把自己的“不快”迁怒于学生。拥有耐心,反复教导,不能因学生的一时“昨日重现”而“自暴自弃”。多一次“换位思考”,少一次“晕轮效应”。②

我们的态度端正了,师生关系改善了,彼此信任也就增加了,你把你的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学生也必然把你当作知心朋友。彼此之间多多交流,也就多了了解。这样,我们就可找到转化他们的最佳方法了。你知道学生兴趣之所在,也就可以因趣利导了!

二“因趣利导”是转化“问题生”前提所在

【案例2】笔者所带班级有个叫文龙的学生,相当令老师头疼。老师在讲台上加油,他要么在座位上忙碌——在书上、‘课桌上乱写乱画——当然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干。要么就看小说、读杂志。给老师逮着了,还把我这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抬出来:说我提倡多阅读课外读物。在一节数学课上,他为数学老师作的一副漫画超出了该师的心理防线,该师一气之下,并把他的座位“挪”到教室外。师生关系似乎已僵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我这个班主任也十分难堪。之所以我没有把其当作“问题生”,是因为在我的语文课上他十分专心,特别是我讲解文学作品时,他的眼神,好似告诉我他能和我“共鸣”。在调查中,我也惊奇地发现,其诗画让我自叹不如。如此才华横溢,我怎么忍心把他划归“问题生”呢?面对“奇才”兼“问题生”,我还能怎么样呢?唯有扶植加培养——“因趣利导”。我利用班级办手抄报的契机,请他担任主编(他当然惊异,但我发现他的骨子里在跃跃欲试)文龙编完的第一期,让同学们信服加佩服。我趁热打铁,请他以后在第二版、第三版分别编排一些其他科目的内容。他说“怕不行”。我说你很聪明,肯定行。他笑了,笑得令我更加信任。为了编排好其他科目的内容,令所有授课老师惊奇的事发生了。他上课时太全神贯注了,聚精会神到让老师们怀疑他是否是曾经的文龙。我笑了,因为我知道,文龙不光聪明,而且自尊。他的“宠儿”——手抄报得到大家一致认同后,.他的这一兴趣已成为志趣。他知道:要想宠儿更好,主编必须有本事,要有本事,必须加紧学习,刻苦钻研……

文龙“问题生”的帽子终于摘掉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非认知因素的“好”和“乐”的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③。因此,兴趣必然驱使倾至于该事物,从而推动他进行此种活动,激发他在此活动中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兴趣与行为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一定的兴趣必然引发相应的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按兴趣把学生分为三类:

1、有良好的兴趣者。

2、什么兴趣也没有者。这类学生的比例还不少。他们内心空虚,易受坏人诱惑而变坏。如果我们不从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入手,他们极有可能成为“问题生”。

3、有不良兴趣者。此类学生,可归结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生”。

从上可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去寻找并发现,研究并探索,激励并引导学生的兴趣。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相对的。没有兴趣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没有被我们发现。兴趣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兴趣不良者,总是可以找到回旋余地的。能否找到,能否转移兴趣,关键是寻找突破口,让其校正。这也是转化“问题生”的前提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多多和学生接触、交流。寻找、发现其兴趣,不管是良好的,还是不良好的,找到了,我们才有文章可作。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西班牙人拉蒙·依?卡哈,小时候是个玩童,自制大炮轰倒民房,被学校开除。其父只好把他带在身边,结果人骨的奇特形状引起了卡哈的兴趣。其父因趣利导,培养了卡哈对医学的希望,激励他追求,结果,玩劣习气消除了,学习日益长进,最终让人刮目相看。由此,我想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善于找到学生兴趣的老师。

理论与实践证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是教育好每一个“问题生”的前提所在,没有这个前提,“希望”就无从培养。只有让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他们才会有良好的情感,其情感倾向才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增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逐步完善自我。而只有教师的进一步激发,因趣利导,学生这种良好的兴趣才能持续而经久不衰,兴趣并慢慢升华为志趣,并因此而产生某一希望。这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便在这过程中培养出来。“问题生”的症结也就逐渐消失了。

三、“培养希望”是转化“问题生”的关键所在

【案例3】但2004年5月,四川雅安名山县黑竹镇出现的一名13岁的少年杀手,着实让人们大吃了一惊。 因为,这名叫小强的13岁孩子不但不急不躁,历经40天,连环下毒杀害了一对中年夫妻,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被毒杀的这对夫妻竟然就是他的亲生父母! 让这对夫妻死不瞑目的是,小强还是他们的宝贝儿子,是他们一辈子含辛茹苦也不敢让他受半点委屈的独生子!

【案例4】我所在完中,前几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一些身强体壮、整天在体育场上显能耐的学生,因对升学无望,频繁在校园内闹事,成了名副其实的“校级问题生”。后来,学校提出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每一个学生感到希望。”因材施教,发其特长,成立了体育班,找到他们的“气门”,让他们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最佳“发泄渠道”。随着在校运动会上的风光,在县级竞赛活动中得奖,随着体育院校的通知书的飞来,校园暴力无形中消失了,有的只是刻苦训练,有的只是对文化课知识的渴望。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因而也就不会糟蹋自己的人生。之所以举两个案例,是想说明自卑与希望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都自卑过,那种破坏性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主体看不见希望。自卑,简而言之,就是看不起自己,是一种内心的自我挫折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所谓自卑情结,是一种长期的深刻挫折所引发的,根植于心理结构深层的自我认知。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神经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强神经类型和弱神经类型。强神经类型的能经受强刺激,行动幅度大,速度快,爆发力强;弱神经类型的人,不能承受强刺激,行动幅度小,速度慢。弱神经类型的人,为自卑情结的形成,提供了比较大的可能性。当然,自卑情结的形成主要受后天的影响。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关键,自卑情结大都在青少年时期形成。长期的经常性的挫折和不利处境最容易引发自卑情结的产生。自卑情结的形成有以下两种情形:

1、渐进式自卑情结的形成。大多数自卑者属于此类。渐进式自卑情结的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交际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容易被我们忽略(我们的忽略同时又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认为他们不会有什么问题产生。但是,有时,他们却常常能做些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

2、突发式的自卑情结的形成。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中不利刺激突然出现,其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使得主体难以应付。在我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时爱说爱笑的学生,“一夜之间”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让人捉摸不定。如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们就应注意探究其原因,以对症下药。

具有自卑情结的中学生常善于自醒,因此容易变得敏感、多疑。由于敏感,而容易受到不利刺激的影响,心理易受挫;由于多疑,而意味着接受不良刺激的范围大大增加,有时会将无关的刺激转变为不利的刺激。另外,具有自卑情结的中学生常有很强的自尊心,企图通过自尊来抵挡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由于过于自尊,往往变得非常脆弱,经受不住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过分的自尊与自卑心理是同一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阐述:社会地位低下,有生理缺陷的人容易产生自卑情结。甚至正常人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也会产生自卑心理。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中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也就见怪不怪了。“问题生”的文化课成绩一般不理想,他们的自卑是有“现实基础”的。因自卑情结而感觉不到自己的希望,如我们再不对其培养希望,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就会寻找一种过激的行为发泄,严重的可能导致犯罪。因此我们对“问题生”,不应一刀切,不应一味抱怨:“太差了,木头一样,太没素质了”。这样武断地下结论,是十分不负责任,也是有损我们教师形象的。

据我看来:“问题生”因自卑而一差再差,因差而无限自卑。在此种怪圈中,只有教师的介入,找到他们的兴趣、特长所在,点起他们心灵之火,燃起他们希望之光。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希望”是一个人生活奋斗的动力。当一个人身处绝境时,只要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就会千方百计脱离绝境。当一个人失败时,只要他心存成功地希望,他就能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拼搏,获得成功。学生也是这样,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就能消除自己厌学情绪。热爱学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就能去掉一切不良习气,追求美好的东西。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界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培养出学生的希望,就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就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产生某一希望时,他的心理就会指向这一方面。此时如果我们再加以以火点火,激扬生命,我们的激励加上他们的心理渴求,就会促使他们全力以赴追求他们自己的希望,就会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追求之中。这样他们的逆反心理消失了,心灵净化了,自卑也就荡然无存了。由于要实现希望,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乃至学习许多与此相关的知识,因而其知识丰富了,智力发展了,素质也就提高了。他们感到了希望,再加上我们“用爱导航”,他们就会有正确的航向。

四、“用爱导航”是转化“问题生”的保障所在

【案例5:地球上的星星】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伊桑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妈妈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整洁更感兴趣。大家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但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最终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生”。

这样的小孩,并没有对错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和其它人的不同为什么是错的,但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早就有了对错的价值观,一定要孩子走上这条路,才叫做正常。或许强迫的方式终究可以改掉小男孩一些让大人头痛的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抹煞了他更多的才华,甚至,他个性中美好的一面。

有时候,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知道如何进入他们内心,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教导他们对错的人而已…可是这样的贵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碰到呢?常常,连自己的父母,应该要最爱自己的人,都没有办法成为这个贵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掌控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导”。但对依桑来说只是更大的黑暗。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突如其来,用欢乐和乐观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依桑。很快美术老师也发现了依桑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用时间、耐心和关怀,他最终帮助依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学生为体验到老师的爱意,他们不会接受老师的一切

教师缺少爱的能力我们为什么把学生教成不喜欢我们了

我们放下教师这顶帽子,以“个人”交往“个人”。

不可以以爱的名誉对学生实施非礼的言行,不可以以任何理由破坏尊重和平等

《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看见一个人的美好,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幸福不是不存在的,只是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它不是来自强求。

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学生如能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个性的尊重和赏识,便能消除低沉的情绪,产生一种乐于学习的健康的感情。在日本,不断有教育家对唯认知教育的倾向进行批评,呼吁情感意志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称偏认知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充其量只是半个教育,是去掉另一半的教育。我们作为教师j应以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逐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自爱、自信、自重的“火花”。上面所说的“平等开道;因趣利导,培养希望”都需我们用爱导航,用爱心作保障。

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责怪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在对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教育之后,仍不见效果,因而连“木头"、“猪脑”这样的话也蹦了出来。想一想,如此充满“恶心的咒语”,怎能说我们教师有亲和力,怎能让学生感恩,怎能体现我们的爱心。其实我们应懂得:对学生关怀到什么程度,才能严厉到什么程度。否则,管教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对学生没有“恩”,也就不能“凶”。因而“难管”应从“关怀”找原因。在一些班级,有些学生是“富在深山有远亲”——时时沐浴在老师的关怀中;有些学生是“贫居闹市无人问——享受的除了责备就是冷漠。现在虽然没了体罚学生,但冷嘲热讽、横眉冷对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在用尽种种手段“羞”完学生之后,惊奇地发现,“问题生”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羞”越“抬头”——他们已养成了“横眉冷对千夫指,抬头甘为问题生”。虽然老师时时在他们耳边训斥:“树要皮,人要脸,你怎就不要脸?”“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你怎就不争气?”如此等等。如此犀利的质问,逆反的心理怎么可能不频发呢?怪谁?怪生?不!怪师。

“树要皮,人要脸,你们的脸皮比铁皮还要厚。"—一这样的批评,尖刻的批评,严厉的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伤受损。会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一堵墙。哪能体现出令他们敬爱的老师的爱心呢?我们一些教师在学生有过错和过失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错误的结果上,而忽视了该学生犯错的原因。就是不会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美国教育家Janet Graham说:“Praise is like sunlight to the human spirit;we cannot flower and grow without it.And  yet,while most of us are only too ready to apply to students the cold wind of criticism,we are somehow reluctant to give our students the warm sunshine of praise…… Not surprisingly, those who were praised improved dramatically.Those who were criticized  improved also,but not so much. And the scobes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ignored hardly improved at all.” (对于人的精神来说,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便不能开花生长。然而我们大多人动不动就对学生刮起批评的寒风,不知为什么却不愿意把表扬的温暖阳光给予我们的学生……毫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受表扬的学生进步显著,那些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进步,但是不那么明显,而那些无人理睬的学生,他们却几乎没有进步。)退一步说,就是批评也要讲点艺术,更要掌握分寸。批评学生时,更要突出主要问题,不夸大不臆断,更不要翻旧账。尖刻的批评本身就毫无爱心。

教育学家认为,教师在专业身份上,处于权威地位,在启发、引导学生领会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用爱心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探索,用一颗真诚的爱心点燃处在困惑中、徘徊中的“问题生“的明亮的、探索未来的眼睛。我们应该充分接纳他们,与他们共同探讨认知策略,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策划,为他们祝福,让他们同样享受“优等生”的那种满意、快乐、信任、和谐和温馨的情境,微笑为“问题生”服务。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他人对自己的反映作出自我判断的,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人期待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的爱心会产生不可估量的鼓励作用。学生相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算是“弱势群体”。因此,对他们更应充满同情心爱心。用爱为他们导航,让他们在现在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感到无穷的力量。

结束语

我认为,要和学生沟通,“谈心”不失为最佳方式。注意,是“谈心”,不是“谈话”。更不是“训话”。教师能首先打开一扇窗,学生也能打开一扇窗。真诚的交流,换位的思考,充分的信任,友好的帮助。彼此都是一家人,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这样,“问题生”就不转化成功了吗?理论与实践证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的态度及方法能做到“平等开道;因趣利导,培养希望,用爱导航。” “问题生”就会没问题。

注:

①为保护为成年人的权利,本文案例中所有姓名均为化名。

②“晕轮效应”是指月晕太盛时反而看不到月亮,主体反而模糊不清。

③伍堂棣主编的《心理学》p187

④These are adapted from ENCOUNTER edited by Joan G  Roloff

参考文献:

⑴《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版

⑵《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⑶《社会心理学》林崇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版

⑷陈利《对儿童不良行为的理解》《教育科学》1988年第三期

⑸马晨清《自尊情节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二期杂志名称 青少年犯罪问题

⑹孙杰《别让爱打折》《班主任》2003年3第三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