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两性心理学

可怕的穷人思维丨把网络小贷当发工资

2017-11-23  本文已影响22人  一心网

一心网:如果说当下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分类中,哪一垂直类别最为混乱不堪的话,那么一定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因为相比其他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与钱最为接近的行业,本质上它甚至就是典型的“金钱游戏”。

虽然股市的风险也很大,每天都有人在股市中沉浮溺水,亦不乏有人因股市倾家荡产,绝望殒命。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股市更多还是成年人的游戏,是大机构和大基金掌管的天下。而网络小贷则不同,它的触角所至,几乎都是思维和想法都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人,甚至未成年人。它可以轻松将一个花季少年、少女逼上绝路,然后却道貌岸然地说上一句——还不上钱的话,那我们就不要好了(参考趣分期公司趣店CEO罗敏媒体访问梗)。

关于网络小贷的文章,小心前前后后也写过不少了,但是为什么在此次的穷人思维中再次提及?原因很简单,网络小贷的使用者,是真正意义上非常典型的“穷人思维”患者。这种思维集中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数字不敏感: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网络小贷,利息畸高。相比传统的高利贷,绝大多数的网络小贷利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人究竟是多缺钱,才想到去借网络小贷。

二、该回头时不回头:一般而言,借小贷无疑只有两种走向,一种是只借了一家平台,一种是在多家平台都有借贷。关于第二种,是借了三四家,还是三四十家,本质上已经没多大区别,都因为无法按时换贷,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负债越来越高,直至个人破产。

三、过度看轻个人信用:很多年轻人,过于看轻了个人征信的价值所在。甘愿在自己二十岁的时候,为了几万块钱就把自己的征信报告搞得一塌糊涂,甚至成为黑户。等到十年、二十年后,自己的人生真正最有价值时,自己的征信却决定了自己很难再与银行之间有两性的信贷关系,得不偿失。

我曾经问过身边一个从事网络小贷行业的朋友,他对于他平台上的借款人怎么看。他的回答是,他们普遍是这个社会上的下层人群,信用卡要么办不了要么额度极低,但是往往消费欲望强烈或者染有不良嗜好。通过正轨渠道根本借不到钱,所以我们给这些人放款承担了很大风险,收取几倍的利息也完全正常。

我这位朋友的话,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一种观点。即网贷平台对于他们的借贷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歧视心理。平台认为这些人多数都是个人征信带有污点的人,所以逼债时无论采用怎样的极端手段,都并不过份,因为这些人不值得同情。

所以我想问广大的年轻人,你想成为这种被歧视的对象吗?你真心觉得自己的尊严一文不值吗?你对于自己未来的真的毫无期许吗?

网贷瘾症患者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一、有信用卡的先是信用卡入不敷出,靠三角套现最低还款维持,没有信用卡的这一阶段直接跳过。

二、支付宝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微信微粒贷。三家同时有欠款记录的,基本已经算是进入了网贷瘾症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基本是透支了未来几个月的收入水平,但只要及时控制支出,回归正常生活并不太难。

三、继上述大的网贷平台后,因无力还款开始接触第三方各类小贷平台,这时透支金额往往可以以年做单位。此时是网贷瘾症的中级阶段,也是重要的转折点。如果通过家庭或朋友及时借款还债,还有上岸的一线生机。否则,直接坠入下一阶段的地狱。

四、开始批量向网络小贷平台借贷,并且已经出现了还款逾期情况,每天都能收到不同平台的催债短信、电话。到了这一阶段,基本就是征信彻底毁掉,上岸无望的阶段。有人选择宁死不还,有人选择自杀告终,有人则刚刚幡然醒悟,靠家中变卖家当自我救赎,求得生机。

很多年轻人如果不是当初借网贷毁了个人征信,如今可能已经通过银行正当途径,完成了房贷和车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网贷猛于虎,不是一句玩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