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86/100《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一)
今天开始,继续更读书笔记。
从上一本的《亲密关系》到今天在读的《少有人走的路》,一方面是与心理学有关,一方面是与爱有关。借着这段经历来让自己寻找问题的所在。
这两天在读《少有人走的路》第一章,标题是自律。
这本书是从上一本《亲密关系》里种草而来,翻开书的第一页,发现上面写着“购于2013年6月24日,亚马逊”,二十几岁就曾看过的一本书,然而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还拍了照发朋友圈来感叹一句话:即使是一本书,遇见的时机不对,也是不懂得。
虽说你看过的每一处风景,走过的每一条路,读的每一本书都会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陪伴着你,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内容,是被遗忘了的。
昨天读了一遍,就记住一句话,“自尊自爱是自律的前提”。作者提出的自律好像和我以往理解的概念不同。私以为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管理自己而做到对时间和生活的掌控,将学习、工作、生活都安排的井然有序,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
今天又仔细看了一遍,作者将自律定义为: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而这些原则背后的原动力是爱。
我以为的自律是在原有基础上成为更好的人,而在作者看来自律是用来觉得人生中遇到的痛苦。两者也并非不同,只是作者点出了更深刻的内容。
想想自己为什么想要自律呢?
比如健身,是为了选择一个更好的身体素质,避免疾病问题,虽然两者关系不大。更本质的原因是想要更好的身形,那样可以避免在与人接触的时候自卑。
比如读书,是为了丰盈自己的大脑,避免让自己无所知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往深处挖,是不想面对一个无知的自己,面对着浩瀚人生,想去更多地了解一下。
这些自以为的“自律”都是架构在不想去面对某一方面的痛苦而做出的选择。看似为了更好,实则是尽自己的努力去避免痛苦。
读书摘要:
1、推迟满足感。即面对问题并感受问题;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似困难,但只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让自己做到。另外,面对问题时,不要选择忽略的态度,问题永远不会自行消失,只会随着遮掩而越来越严重。
2、承担责任。面对问题唯一的做法是“这是我的问题,还是由我来解决”。在这里,作者介绍了两种心理疾病,一个是神经官能症,即为自己强加责任;一个是人格失调,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这一类的问题,不要怕,也不要逃避的。
3、尊重事实。提到了“人生地图”这个词,想起了万维钢在《高手》中也曾提到过的,思维定式,就是一种人生地图,人们凭借着自己脑子里的地图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实际情况是,事实和人生地图并非是完全对等,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还讲到一个概念,“移情”,即将自己儿时记忆与经验不适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从而在成年后易形成“自我放逐”的行为。看到这里的时候,想起最多的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4、保持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适当的放弃自我。为了减少痛苦,我们需要学习一门心理技能,叫“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心得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在这段内容当中,获得了另外一个知识点,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从未没有的事物。同样,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
通过读这一章内容,让自己对人生和痛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虽然以前也知道,人世间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并没有真正去试着理解这句话,只当做是遇见不幸时的自我安慰。
正如作者所言,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现在再来读这句话,理解的含义就比以前多了一些。
道理都知道,真正懂得的却不多,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
这句话,懂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