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略读(卷七宣公)申叔时说楚王复封城

2023-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蔡灵子

鲁宣公十一年(公元前 598 年),冬天,楚庄王因夏徴舒杀陈灵公的缘故,出兵攻打陈国。对陈国人说”(有我在)你们不要惊慌,我将出兵讨伐夏徴舒”。

于是,出兵陈,杀了夏徴舒,在陈国城门栗门前车裂之。就把陈国设为楚国的一个县,而当时陈国的君主陈成公正在晋国避难。

其时,楚国大夫申叔时出使齐国,回国,向楚庄王复命后准备退下。楚庄王对他大为不满,说到:”夏徴舒不道义,弑杀了他的国君,我们楚庄王以诸侯之军而讨伐除掉了夏徴舒,诸侯,县公都对楚庄王表示庆贺只有你没有表示庆祝,是什么原因呢?”

申叔时答到:”我可以说几句吗?”

王曰:可以,你说吧!

曰:夏徴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王你仁义。可是也有俗语言:‘牵牛而践踏他人的田地,就要把他的牛夺过来。'

牵牛踏人田地,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夺了他的牛,惩罚就太重了吧。诸侯跟随讨伐夏徴舒是讨其不义。现在楚国将陈设县,是贪图陈的富足。以征讨援救之名,而将陈收归楚国,这恐怕不合适吧?

楚庄王听了说:”好啊!我没有听过你说的话啊!将土地归还给陈国,可以吗?”

申叔时说:当然可以啊!这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从人家那里取来的,在还给人家”了。楚庄王就又把陈地还于陈国。从陈国各乡每取一个人带回楚国,让这批人集中住在一个地方,取名夏州。

以此有《春秋》记载曰:”楚庄王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说这件事是合乎礼法的。


心得:1.楚庄王这次挺讲理听取大夫的进言,申叔时正直敢言,捍卫正义,难得!

2.对”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不甚理解,为什么呢?战俘吗?人质吗?

3.对最后一句,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有礼也。不甚理解,和乎怎么的礼法呢?

4.关于文中的比喻,牵牛踏人田,取其牛。这个比喻觉得不恰当。或许另有深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