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

读书笔记(三)雏凤清于老凤声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向往之的毛毛虫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李商隐的两句诗,意思是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这两句的比喻义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

而苏轼在青年时代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苏东坡少年时代,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那时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必须阅读经史诗文,而且必须背诵大量的经典古籍。

这种背诵记忆是艰难而费力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的,要求学生背诵时予以断句,以此检测是否彻底了解文意。苏东坡读书时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也是一个练习书法的极好的方法。当时好多苦读的学生都用这种方法。

这种抄书学习的方法,对书的理解和感悟,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苦读背诵的经历,对后来在朝为官的苏轼大有帮助。无论是向皇帝进谏,还是替皇帝草拟圣旨 ,或引用历史旧例等,他都能头脑清晰的轻松应对。

弟弟苏辙以哥哥为榜样,读书也特别用功,所以他和哥哥在后来的入京科考中,双双皆金榜题名。那真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然这是兄弟俩若干年后的人生最值得骄傲的美景。

而现在当苏轼和苏辙正饱读诗书为将来的科举考试而废寝忘食时,他们的父亲却名落孙山,铩羽而归。

当时的科举考试有许多的条条框框,要想榜上有名,需要下很大的苦功夫。但是也有一些饱学之士在科举考试这条道路上马失前蹄、遗憾终生。如当年的秦少游,也是公认的大才子,多次参加竟无缘科举。

苏洵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作诗上,诗歌的考试需要有相当的雅趣,措辞要求精巧工稳。而苏洵擅长的是写政论散文,他更重视作品的思想观念。

学而优则仕,古人的求学目的大都是希望自己通过求学,然后踏上仕途来光耀门楣。然而苏洵似乎也与科举考试无缘,颓废消极的他,在游历一段时间后,缓缓的推开了自家的大门。庭院还是原来的庭院,啾啾而鸣的鸟儿好像比之前又多了些,这对苏家应该是个好兆头。

此时耳边传来悦耳清脆的读书声。这是苏轼和苏辙在高声诵读经典之作。

从此,苏洵乐听不疲,他终于在两个儿子的身上看到了夺取功名的希望。一颗受伤的心在慢慢的疗愈。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苏轼后来的一个学生曾经评价他的老师,在学术思想上比他父亲更渊博更优秀。

但对苏东坡万幸的是,父亲苏洵一向坚持文章淳朴的风格,鄙视当时流行的靡丽华美的文风。当年礼部主试欧阳修,都在极力推行文风的改革运动。对于那些只知堆砌辞藻沉迷雕琢文句的学子,一概不预录取。而苏轼在父亲的影响下,这种华而不实的文字当然也不入他的法眼。而且苏轼用过一个绝妙的比喻,说这种文章就好比是全身挂满了华丽珠宝的老妪一样,浮华浅薄,没有活力,更没有内涵。

而历代名家对苏轼的评价可谓不一而足。

欧阳修读了苏轼的信件,向同僚说:“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欧阳修可是当时的文学权威。他还对自己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青年学子苏轼能得到欧阳修这么高的评价,足见他过人的文学才华。

现代学者余秋雨曾经在他的文章《苏东坡突围》中,有这样的句子: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相互映衬,照耀千古。

苏家的氛围,太适合具有文学天赋的青年的成长了。家里藏书丰厚,家庭成员个个好学,再有在京做官的叔父,两个姑母也是嫁给官员。

苏轼身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 ,雏凤清于老凤声,当然是水到渠成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