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有感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15人
草长樱花飞
余华的《活着》,是最近才看完的一本书,这本书的背景,是从旧社会到文革期间,以福贵一生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常态。
看到苦根难受,福贵给苦根放了一盆豆子时,我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看到一点点的光明,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福贵的希望用文字浇灭呢?难道是要福贵用亲人的苦难弥补自己年轻时的轻狂、浪荡?已经到了新社会,不该发生的悲剧突然就发生了,福贵无力抗争,无力呐喊,只有默默承受。
人,活着就有这么难吗?
我觉得余华是站在那个时代,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的生存状况,在那个时代,人只能算是活着,不能说是生活。活着只能算是一种状态。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问我爷爷的一个问题,我问他,为啥父亲没有兄弟姐妹呢,爷爷是民国初期出生的,他们那个时代是不需要计划生育的,爷爷说,他原来有四五个孩子的,有两个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还有一个已经八九岁了,有一次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被锄头弄破了腿,当时他立马用白土敷上,用布包扎了,已经不流血了,过了几天,那个孩子还是走了。说这话的时候,爷爷没有太多的表情,也没有很多的解释,好像就是说个事而已。也许,是承受力太多太多吧。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人这一辈子需要经历的事情太多,雨露大家可以均沾,雷霆只能独受。
余华在《活着》最后福贵的话,“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余华再版序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喜欢的一句话。
“今天有庆,二喜耕地一亩地,家珍,凤霞有七八分,苦根还小只耕了半亩。”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20837/278c7ead3e6c15c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020837/5af8704cd10f13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