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讲大学》正文0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释义:
古往今来只要是想名留千古永垂不朽的人,都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把自己的家族家庭维护好;要想维护好自己的家族家庭,就必须要把自己的身心德行修炼好;要想修炼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德行,就要先端正思想摆正态度;要想端正思想摆正态度,就得实事求是做到真诚;要想做到真诚,就要多学习知识补充智慧;学习知识补充智慧的最好方法,就是最大限度的革除物质诱惑。
海讲:
《大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运用排比句最多的一本书,内容写作手法极度讲究逻辑思维,它都是用倒叙法在写作,先告诉你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推理出过程和起因,非常的强调“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
要想光明彰显你的德行智慧就要治好国,没有权威名望影响力怎么彰显?没有观众的明星还是明星吗?自古以来没有听说哪个民间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有多大功德造化的,有伟大人格德行影响力的都是权威人士,这一点很多讲国学传统文化的一般都不讲,怕误导或误解,好像这与不求名利的儒家修身观违背了。其实不然,儒家思想本就是统治者的治国之术,
治国之前要先管好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里鸡飞狗跳的,哪还有心思出去管别人!管好家的前提是自己行为要正,你要为父行慈,为子行孝,为夫忠良,为妻贤顺,自己天天绯闻缠身,花心不死,又懒又穷还不上进,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不能上行下效,不愿以身作则,那怎么能维护好家呢?不能给家族以希望和榜样,就是不齐家,家不齐则业难顺,都因为自身不正。
齐家的前提是正身,正身的根本在态度,态度要诚,真诚的好态度来自学习善知识和懂得好道理,学习就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求私利。
这就是从大到小,由外向内的事业原理,你看多么有条理。
这里有个误解,说治国平天下,这是何等的假设,当今世界之大谈这个岂不是过过嘴瘾而已,国家和天下你怎么治怎么平?谁能企及?联合国都管不好的事儿,你也太不切实际了。
学习经典要考虑成书时的社会背景,春秋时期以前,文字中的“国”,都是诸侯统治管辖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和现在的国家不同。据记载,春秋末,战国初那段时间,中原大地上分裂治理的诸侯国就有三十多个,周朝后期东周的时候诸侯国分裂达到800多个,有的是一国君主分封给下属的领地授权成了国,有的是打仗抢回来一块地自封成了国,总之我们要知道古代说“治国平天下”,可不是现在这么大的国家,也不是现在的天下,这让很多人一听说治国平天下,就感觉是吹了个后世五百年的大牛皮。
这个引申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自我管理思维,是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胸怀格局。
再宏大的梦想,再高远的目标,都要一步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这是有先后顺序的,这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能乱套,顺序一颠倒,就本末倒置了,就南辕北辙了。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拥有光明正德名流千古永垂不朽,这是做人最高成就,这就是曾子讲的“明明德”,是孟子讲的“浩然之气”,是子思讲“中庸”,是佛讲的“圆满功德”,是老子讲的“得道成仙”……
人修回到“初心”,恢复到本性的“至诚”,是最可贵的,也是最难的,这比治理一个国家还难;而治理一个国家肯定要比管理一户人家难;那管理好一户人家一定比管教好一个人难;管教好一个人的思想又肯定比约束一个人的行为难……你看,我们知道了这个从最难到最容易的过程,我们就知道从简单处入手,逐渐升华,不就容易了,这就是《大学》的魅力和思想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也是有顺序的,比如学习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应该分别从《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三门基础开始,先学习个容易的,再往上学一部比一部难,这样一步一步上去就有根基了。
《四书》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也是由易到难,逐渐深奥深刻的,所有事都有起因,这就好比盖高楼,总要一层一层起。
《老子》里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是要我们从起心动念开始,一点一点修正、修行、修成。有时候一些宏大无比的事情,其实从开始时微弱的一个起心动念就已经决定了成败,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案例太多了,尤其在战争兵法上尤为突出,在现代经营学上叫“细节决定成败”,在学生教育上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大学》除了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外,剩余的所有文字都是在解析这个“八目”(八个核心关键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有本末,这个本,就是格物——戒贪戒私。
事有始终,这个终,就是明德——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