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暴露不堪一幕:“我打女儿,关你屁事”
最近知酱看了条新闻,心情很复杂。
突然明白了多年前一个朋友说的那句,“心死之处便是家”。
新闻中的小女孩8岁,家住深圳。家庭监控记录下了她被亲生父母毒打的画面。
女孩被扯着头发推到地上、被凳子砸、被扫帚抽、被打耳光,她都不哭不闹。
被妈妈拿着棍子抽、扯女孩的头发,女孩连下意识的躲避都没有 / 澎湃新闻父母打完,哥哥也欺负她。
受父母的影响,哥哥欺负她 / 澎湃新闻监控是这家人自己装的。
女孩的父亲用过朋友的手机登录监控软件,所以视频才被发现,朋友意识到情况严重,就托一位博主发到网上。
博主拿到视频后,联系过女孩父亲,得到的回应是:“关你屁事”。
评论区大部分人都在为小女孩感到心疼:
“每次下手都很重,可她就像感觉不到痛一样,不躲不哭不反抗……”
“因为她知道一旦哭闹,等待她的将是更严重的毒打,安静接受才是伤害最少的方式。”
“说明这样被打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都已经麻木了!”
记者采访到女孩家的邻居,有人说夫妻俩平日里都客客气气的,没发现异样;
也有人说,女孩爸爸平时会打女孩的妈妈,所以有时妈妈拿小女孩撒气。
孩子还因为爸妈打架在凌晨报过警……
目前事情的进展是,“女童在街道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和社工陪护下,饮食睡眠正常,沟通交流状态良好。经过医院全面体检,女童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将继续上学。”
视频记录下的暴行,在她的身上、心理,似乎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但爆料者说了一句话让知酱很揪心:
“爆出来就是觉得实在担心,我担心那女孩已经成了无情型人格”。
最亲近的人,也给人最深的恐惧。
1
总在爆炸的父母
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有人对小女孩的遭遇没什么感觉。
“哪有这么娇气,我从小就是这么被打过来的。”
这大概就是家庭带来的“恶性循环”。
一道门之隔,在最私密的领域,那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产生的无奈,很难被看到。
如果不是网上的疯狂转发,女孩的命运大概只会有更消极的不同。
极端案例少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人们发现它,暴行往往已经恶劣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可能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人身伤害。
那些人们还没发现的、也同样见不得光的,从不是少数。
很多家长认为合理的教育方式,其实都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 / 微博自己受过这样的苦,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自己的下一代,也都该如此过活。
视频中小女孩的妈妈,就是邻居口中“经常被老公打,所以她也打女儿”的人。
如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中所说:
“在紧闭的家门背后,暴力在旁人无权干涉的空间中肆意横行;
在子女被视为私有财产的观念下,暴力成为管教孩子的正常方式。”
没人觉得骂一骂子女是一种虐待,而孩子也不会表达。
他们首先是哭泣,之后就变成了麻木,于是这种虐待就慢慢被合理化了。
“家门一关,我管教我自己的孩子,跟旁人有什么相干?”
多少孩子,从没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过。
2
多少孩子
在被不及格的父母祸害
除了看得见的暴力,还有更多“无声的虐待”,铭刻在孩子的记忆里。
非打即骂——所谓“教育”其实是在发泄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
在《演说家》的一期节目中,38岁的导演黄莉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爸爸经常家暴妈妈,每次家暴过后,妈妈都会把怒气发泄到自己身上。
有次发泄完,妈妈把黄莉揪到书桌前,警告她:“不许告诉你爸!”
黄莉讲述自己被妈妈当作发泄筒的经历 / 《演说家》因为害怕遭致更多的打骂,黄莉放弃了反抗,一次次选择隐忍。
多年后谈起母亲,黄莉只有一句话:“我根本不想见她”。
很多时候孩子什么都懂,但明明自己受了委屈,也要顾及家长的心情,所以变得畏手畏脚 / 微博有做母亲的当街殴打3岁的孩子,突然一脚把孩子踢出一米远,再连续踢打、扇耳光;
犯了什么错,不能回家好好说? / 《中国反家暴纪事》有做父亲的在8个小时里,17次殴打自己的孩子。
是教育还是泄愤?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 《中国反家暴纪事》小猫小狗一般对待,不知道那是错的,却留给孩子一生的阴影。
孩子一开始想不通为何家长要这样对自己,到后来,不想试着想通,就成了自动接受:
“这大概都是我应得的”。
这些台词,大概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 微博网友评论“你是我的孩子”——把绑架当教育
知酱大学时期有个男生同学,他是典型的“好孩子”,从小听爸妈的话长大,也学了家里安排的专业。
他的哥哥恰恰相反。
因为从小更活泼、青春期更叛逆,上了大学后有更多新鲜的想法,反而常常被自己的父亲瞧不起。
他们的父亲是个自恃很有威望、有“宏大抱负”的人。常觉得自己心怀天下,那些还没做到的事,就寄希望于儿子们,按照稳妥的路线来帮他走完。
这样才是他眼中的“有出息”。
哥哥的天性从小被埋没,在家里没有存在感。
他在工作中、在社会上好像混得很不错。可看似“左右逢源”,心中却总是不满足——他觉得自己总在刻意讨好,以此换来肯定,也为此筋疲力尽。
网友说自己因为父母的沟通方式,不敢再看到更多冷脸,所以委屈自己 / 微博
那些打着“鞭策”旗号的冷嘲热讽,带来的只有伤害和心碎。
一个小学生常常遭受父母的言语刺激,她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希望他们不要对自己这么失望,希望爸爸可以用乐观一点的方式跟自己说,她会努力去改 / 微博@小不点嘚吧嘚肆无忌惮地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还要说自己是“为他好”。
满足的只是某些父母的“霸权感”、“控制欲”,毁掉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独立性”。
总有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就算初衷是爱,但用错了方法,也还是错爱。
那些因为童年经历,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孩子心”,不也一样可怜。
有些事情,记了一辈子,就是因为太疼了 / 微博3
用错了方式的爱
很容易变成伤害
每次反思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就有人问:
为什么现在的成年人,一有点什么事情,就埋怨家庭、父母?
其实不一定是埋怨。
不管内心如何强大,家庭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胎记”——
它是健康的,就给人积极的能量,给人面对生活的勇气;
它是恶性的,就成了人心中无法消解的隐痛。
没有办法处理囤积已久的不满,伤害就在那里,无法消解,只有无助。
哪怕如今家人其乐融融,曾经的偏心、忽视带来的伤害,依然铭记在心 / 网友评论
家庭治疗师 Virginia Satir 说:
“一个人和他的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第57届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拍下了6名被拘押的青少年。
他们每个人都曾遭受过父母的语言攻击。
“丢人、废物、是人就比你强……”每句话都可能成为“凶器” / 《语言暴力》短片中,有人谈起妈妈满是困惑: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话,干嘛让我到这个世界上呢?”
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 《语言暴力》《中毒的父母》里有一句话: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在恶劣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可能自卑怯懦,可能暴躁易怒。
而在健康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可能拥有最基本的感知爱、创造爱的能力,知道如何去表达、交流。在与人相处时,会更有底气。
比如,综艺《爸爸去哪儿》中,节目组设置了一个环节考验孩子们:
村长让两个孩子一起看守冰淇淋,又让一位爸爸去“引诱”他们“违反规定”,吃掉冰淇淋。
夏克立的女儿夏天和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没有抵挡住诱惑。
前来“忽悠”孩子们的胡军问:如果村长发现了怎么办?
林大竣选择了躲到柜子后面,不敢面对。
夏天则毫不迟疑:告诉他们就好了,说对不起,下次不会了。
偷吃掉冰淇淋后,夏天的反应很坦荡 / 《爸爸去哪儿》不同的反应,其实是因为两位父亲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林永健对儿子是“严厉型”:你吃什么吃,爸爸不管你了。
然后扔下手足无措的儿子自己走掉。
林大竣的躲避,很大程度上是避开这种“责怪” / 《爸爸去哪儿》而夏天的坦荡和底气,则源于父亲夏克立一直以来的耐心引导。
所以夏天明白,犯错就改,爸爸不会抛弃她。
夏克立的表现,没有一丝气急败坏或冷言冷语,即使是最后“惩罚”夏天面壁,自己也待在女儿看得到的地方。
给足了她安全感。
被爸爸罚面壁的夏天 / 《爸爸去哪儿》好的教育,需要父母先做个合格的父母:
不是把自己放在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上,而是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去跟他们对话;
不是给孩子画出严苛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应该怎样”,而是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你看我是这样的”;
更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爆炸”边缘,一点不顺心就要动手。
而是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耐心,面对一个对世界尚且认知不足的孩子。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为人父母是个“高危”职业——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能改变自己亲生孩子的一生 / 微博如果你也因为曾经家庭中的一些经历,而久久不能释怀,送给你《被讨厌的勇气》中的这段话: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虽然这真的很难,也是走出自我折磨困境的唯一方法。
父母不是圣人,父母也会犯错,但错误应该有底线并引起自知。
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受伤的人。
许多在等待孩子说“感恩”的父母,或许更应该先说一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