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读情深简书电影分手以后

自由在高处——评《肖申克的救赎》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风吹过的日子

2017.7.22  青青写  晴  星期六

      “一入简书深似海,从此颓废成路人”,这句话发在我朋友圈有两天了,不可否认,写作让我自己能更好的调节生活,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写,所有的喜怒哀乐不知怎么去倾诉,写了,记录此刻的点点滴滴,在以后的岁月中再回首时或许是感觉可笑,或许是感觉须臾,或许是感觉精彩,总之,我认为,记录是好的,回忆是美的,因为一生太短,过好每一天真的很重要,身外之物在百年之后都会尘归尘,土归土。

      时钟指在10:00,2017.7.22,一个并不特殊的周末,一次简单的谈话会改变很多事情,一语惊醒梦中人,还记得一个有关老鹰蜕变的故事么?据说老鹰一生可以活到70岁,但在40岁的时候,它锋利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抓捕猎物,它尖锐的啄又弯又长,失去昔日的灵敏,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笨重,飞翔十分吃力。一种是等待死亡,另一种是勇敢蜕变,蜕变的过程无疑是极其痛苦的,它必须奋力飞到绝高山顶,筑巢于悬崖之上,以避免在蜕变过程中敌人的侵袭。老鹰用它的啄反复击打岩石,血流横生,直到它的啄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的等待新的会长出来,新啄长出来后,就用它把脚趾甲一片一片的拔出来,等待新的脚指甲长出。再用它把沉重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等待新的羽毛长出来。整个过程老鹰要经历失血、感染、饥饿、甚至死亡的危险,五个月后老鹰长出新的羽毛,完成这个过程之后,老鹰就开始脱胎换骨,又可以在无限广阔的天空中翱翔,重生之后的老鹰,不仅雄风再起,寿命还可再添30年。

        放下即为解脱,执念即为幼稚,过去的让其成为过去,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逃避与回避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困惑了自己,生活还得向前看不是么?要相信“存在即为合理”,还记得那句“打翻了牛奶,哭也没用,因为宇宙的一切力量都在处心积虑地要把牛奶打翻。”社会就是要这样把牛奶打翻的,这是规律,这是法则。你要学会的是怎么去把打翻的牛奶瓶装回来。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枷锁,但自己给自己上枷锁还是少有的,俗话说:解铃人还需系铃人,自己的枷锁还需要自己去卸下,任何人也帮不你的。

      我想今天我又要重温《肖申克的救赎》了,每到情绪特别低落时我就看看这部电影,励励志,鼓鼓气,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对生活美好的希望,让自己每天可以打鸡血似的工作生活。把这部电影比如成我的武林葵花宝典不足为过,它给我带来的太多,关于希望,关于蜕变,关于自由,关于救赎,关于坚持,电影里可以告诉你怎么解开枷锁,自己怎么救赎自己、、、、、

      关于救赎,电影里安迪不但拯救自己,还拯救他的狱友,他说:人,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人生不过是场自我救赎而已,救赎自己的灵魂,使你真正成为你自己,无以复加的自己,救赎就是对自我灵魂的救赎,永远保持自我,永远不被体制化。

        关于希望,好像是整个电影的核心表达元素,电影里安迪说:“在这个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的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住希望。”但男二号瑞德说:希望很诱人,同样很危险。因为也许拥有了希望,你就有了跨越雷池的勇气,可这也许意味着死亡。截然不同的想法,于我看来,这样的想法还是过于消极,过于悲观了,我还是喜欢安迪对生活的坚持,一如既往的坚持,从没有放弃,马薇薇前段时间说过一段话:水可以熄灭火,水不会改变火。你认为神圣的,永远不会被玷污。如果它是可以被玷污的,是因为它本就不够神圣。就像电影里Andy对Red说的一样,Remember,hope  is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样东西,别人不能碰也触摸不到,它就像是你的心底里护身符一样,在你心里,保卫你。监狱里的高墙很有意思,进入了体制,开始的时候也许抗拒,但是慢慢的,你会变得懦弱,害怕,变得了没有了希望,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就像电影里说的,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关于自由,是的,这是一部崇尚自由,追求自由的影片,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向人们展现了取得自由的过程。它告诉你,自由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它也许要经历无数曲折,也许要在黑暗里无尽的摸索,甚至可能要依靠强权妥协来换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诉你自由是那样一个艰难甚至必须穿越猥琐与肮脏的过程;换句话说,它给了自由甚至说是理想一个完整的定义,它告诉你,自由可以依靠妥协来苟延残喘,却不能依靠妥协来换取自由,自由也许是光辉的,但是黑暗却是它的前提。片中有这样一段,一个在狱中度过大半生的老管理员出狱后,由于多年的牢狱生活已经使他体制化,面对自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自杀的房间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自由突然而至的时候,它也许已经失去了光辉,因为没有了生活的支持,没有生存意义的赋予,自由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另外一座监狱。Busy  of  living,or  busy  for  death.安迪的自由虽然很难,虽然屈辱,但是有了信念的支撑,有了希望的激励,才有了它本该应有的光泽。

        这里的自由在高处,在你内心,心若为牢笼,处处为牢笼。我想这是电影最想表达的吧,至少给我的信息是这样的。谢谢有这样一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很美国式的电影,清晰地显示着英雄主义,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这都是艺术化及理想化的成果。但正因为这一部电影,有力诠释了什么为坚持,什么为信念,当安迪终于爬出污水管道,滚到臭水沟里,镜头从仰角给了他一个全景。此时雷雨交加,大雨滂沱,安迪靠着无比的毅力与信念获得了自由。不,在镜头里不如说他自己已经成为自由精神的象征。尤其是,当安迪在海边实现着出狱前对自己的承诺时,这些形象在让我们激动的通俗又是多么的让我们觉得渴望而不可及。

      这是一部我看过多次的影片,剧情不复杂,但很励志,很鸡汤,每一句台词熟得我都差不多能背下来了,“懦弱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都有对《肖申克的救赎》的个性化解读。对于是像我这样的电影迷的人来说,或许版本更多。如果你是一个寻求突破的迷茫青年,它就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过来人,如果你是陷入生活困境的朋友,它就你不娴熟的真诚陪伴,如果你是肖申克监狱的高墙,它就是那曲飘扬的高墙之上的歌剧,和那一把凿开监狱的鹤嘴锤。

因为,在这里,自由在高处。

这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一篇影评,再写下去,颈椎病估计真的又复发了。喜欢《肖申克的救赎》简友们,欢迎共勉。别了,朋友圈,今天写了,以此纪念我的2017/7/22  10:00这一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