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

109/100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二一)

2015-10-17  本文已影响16人  吴玉纯

第九章  文艺作品中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素材

儿童童话中的分裂

可以在流传很广的多数儿童童话故事中发现好和坏的母亲映像。好的一面象好母亲和神仙教母,坏的一面象邪恶的女巫、恶毒的后母。儿童要战胜坏的事物,必须要面对和挫败女巫及其衍生物。

开始是真实母亲的缺席。然后有一个想要除掉女主的继母,一个完全受控于妻子的毫无用处的父亲。都是围绕和坏的事物的对抗(一个威胁女主无法完成一系列困难任务就要被杀掉的女巫)而展开。最后,坏的事物会被毁灭。

好和坏的平衡

《灰姑娘》等例外,这暗示着,如果在坏的周围有一些事物或人能与之对抗的话,那么坏事可以被允许存在的。

好与坏的和解以及这两者最终的整合是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个案要停止通过病理性的互动将自体中坏的部分分裂出去这一举动的话,那么首先就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坏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要拒绝、去抛弃。好与坏能够共存这一事实使“坏”能够做为自体完整的一部分而被接纳。

好与坏的融合

《瓦西莉莎姑娘》中的女巫是既好又坏的,而且出现了过渡客体——洋娃娃。

相对于其他童话故事呈现出单一的“坏”来讲,这在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它象征着一种在儿童内心日益增长的意识,即好与坏能够在一个人身上存在。在儿童意识到这一点前,他们对于自体的感觉一直根植于一个原始的观念,即“好”要存活,“坏”必须要被摧毁。如果儿童以及成人希望最终忍受其心中“坏”的话,那必须要超越这一观念。

童话故事无法充分实现它们最初的目的——永远将“坏”根除掉这样一个事实,对儿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