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那些技艺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打铁是一项古老的实用技艺,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里。民间有“一做官,二打铁,三弹羊毛,四擀毡”的说法,那个时候的铁匠是庄里典型的大红人。铁匠比较能挣钱,俗话说的好:“铁匠出了手,养活十九口”,可见铁匠是农村挣好钱的营生,铁匠在农人眼里是最吃香的的手艺了。民国年间,将最有名的铁匠人称之谓“祁匠”,说明当时山西祁县这一带的铁匠最为出名,技艺高超。打铁这活儿,烟熏火燎,黑七溜八,坊间还有“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的说法,证明打铁的营生也是个苦活累活儿。
人常说“赌博场里少串,铁匠铺里少站”。但农人一有空隙,总要跑到铁匠炉里烤火,或者熏几锅子旱烟看热闹,或是拉话闲谝。一般铁匠炉的正中设置一个大火炉,旁边架一木制风匣,手拉风箱“呼呼”吸进炉子,火苗欢快地舔着炉膛。铁匠师傅用火钳夹着裁割好的铁料埋入那炭火堆里烧得通红,然后一手夹出火红的铁块放置在铁砧子上另一手举起小锤敲打,火星四溅。在他的锤子锤点的指挥下,站在对面的徒弟下手朝手心里“呸”,吐一口唾沫,前腿弓后腿蹬,双手抡起十七八斤的大锤紧跟上。小锤打到哪里跟到哪里猛砸,既要听捶打的声音节奏,又要看指示的位置,必须“咚嗒——咚嗒——咚嗒”有序地抡着大锤捶锻。
打铁的时候,铁匠师傅黝黑的胳膊肌肉隆起,额头青筋暴起。大锤小锤配合默契,起起落落,动作飞快,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让人眼花缭乱。下手徒弟必须听从师傅锤点的指挥,指到那里打到那里,无论是轻重力道、节奏快慢、捶打方向都要求必须恰到好处。村里有个铁匠,婆姨是其下手,一旦大锤打错地方,他动辄不是打就是骂老婆,他老婆常常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还继续抡着大捶。打铁时,火星往往会经常飞溅到他们手上,如果不小心把铁锤扔到地上,正打的这个铁器也就废了。平常都说要趁热打铁,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铁匠干完活后,他的帽子和衣服上会被火星烧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窟窿,有时候还会烫伤脸颊和眼睛。所以必须做到趁热打铁,直到捶打到铁料由红变暗的时候,再重新放回炉里烧红。如此反复,最终锻制成各种农具。
小时候的我们常常站在铁匠炉旁边看打铁,顺便拣铁片玩耍,铁匠常用“铁匠炉前少站,赌博场里少串”的话来劝离,意思是让我们小心让飞溅的铁花烫着。铁匠常说他们的祖师爷是太上老君,许多的禁忌,比如忌讳别人动他们的风箱,忌讳“打空锤”,不允许别人坐在自己的砧子上,这些都认为是不吉利的。我想,砧子之所以不能用脚踩或用屁股坐,是因为他们没日没夜的在上面打铁,那是他们的饭碗。铁匠炉门上过年贴的对联上写的是:“炉内炼黄金,锤头生碧玉”,这是寄托了他们的希望,是延续的乡土文化气息的香火。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好的身体和气力是不能打好铁的,那一枚沉重的大锤高低轮番起落,需要的是好的气力和耐力。一个好铁匠,就是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不断地累积劳动经验。当铁器做好后开刃,一定要再次烧红淬火的,淬火常用清水盐水和油这三种,用的最多的是凉水。锻好的铁件快速放入冷水里冷却,随着“哧啦”一声,热气腾起,即可将之再取出来重复。
经验丰富的铁匠会在普通水里淬水之后,加温再次放盐水里淬火,这样能有效增加它的光泽,最后再用磨石打磨锋利。除此以外还有夹钢摸生等工艺,为的是让刀具刃口更锋利耐用。打铁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并不易学。其难度就在于把握打造火候与淬火的时间。一个铁匠如果没有一手过硬的淬火功夫,是难以在村里立足并维持生计的。
铁制农具在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旧时,常常听农人说,锄头或者老镢头不快了,意思是刃口不锋利了,要拿到铁匠炉里去“摸生”。所谓的“摸生”工艺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就有记载:“凡治地生物,用锄、镈之属,熟铁锻成,熔化生铁淋口,入水淬健,即成刚劲。每锹、锄重一斤者,淋生铁三钱为宜,少则不坚,多则过刚而折。”
这用现在的话来说:凡是开垦土地、种植庄稼这些农活儿,都要使用锄和宽口锄这类农具。它们的锻造方法是:先用熟铁锻打成形,再熔化生铁抹在锄口上,经过淬火之后,就变得十分硬朗和坚韧了。锻造的最佳比例是锹、锄每重一斤淋上生铁三钱,生铁淋少了不够刚硬,而生铁淋多了又会过于硬脆而容易折断。
另外,明朝唐顺的《武编》中也说过这种方法,就是把生铁与熟铁同时加热到红透的生铁开始熔化等它快要流动时,用钳子夹着用力在熟铁上摩擦,将它擦到熟铁里去。摸生后,刃口的表面形成很强的白口,再进行淬火,就更加锋利耐用了。千百年来,打造农具都是采用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很多璀璨的工艺,流传下来越来越少,大多被机械流水线替代。老的铁匠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延续了几百年的铁匠铺就很少见到了。那些传统的、珍贵的手工制作铁制农具的技艺现如今几乎无人坚守了。每次想到艺人的灵巧的手几乎是万能的,它的创造能力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机器所复制,想想以后手工技艺品一定会越来越稀有珍贵。过去的一件件由手工精心锻打制作的铁具,也许有一天会化身为完美的艺术品,诠释着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演绎着一代代人关于劳动的精彩绝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