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唐诗艺术-31
08 唐诗的技巧④
除了前面所说的三种技法外,唐人在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悬拟法”。
所谓“悬拟”,即指“遥想”,是揣摩对方行为的一种情形,这实际上是一种视角的挪移。
我们来看《诗经·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诗的大意是说,儿子远征,于是就站到了山头遥望故乡。想起了他的父亲怎么告诉他、他的兄长怎么告诉他……所有的话都是从对方的角度来写。于是就使得诗歌、诗情比“只从自己一方的表白”要曲折、深入了许多。
唐人也擅用此法。如王维那首很有名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即是如此。此诗在原题下有一“小注”,注明作诗时只有十七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很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山西来到长安,“独在异乡为异客”,心里不免有些怅然、孤寂、索寞。因此,就j时常“怀乡”。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连用了两个“异”字,特别有诗意。异乡,指远离故乡的他乡;异客,在异乡没有任何的故交与熟人,谓之“异客”。正因为既在“异乡”,又是“异客”,所以句首的“独”字就显得非常的到位了。可以说,“独”就是由两个“异”给衬托了出来。
正是由于“独自在外地”,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说明在此之前,已经过了几个节了。每一个节,作者都非常思念家乡。但今天这个“九月九日之节”,这种思念尤甚。这是为何?因为按传统习惯,“重九节”(重阳节)是要登高远望的。一登高无望,物理空间骤然加大,“远望而不能归”,不是更加重了思念故乡之情了吗?
接着,诗歌紧承上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这里,“遥想”两字显得特别贴切。所谓遥想,是指他猜想这个时候,兄弟们恐怕也在登高了。但他不用“想”却用了一个“知”,把一种“或然”的情况变成了“必然”。而在这种“必然”中,也肯定会想起我这个身在异乡、已为异客的亲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其“用词”是非常精准的。明明是自己想兄弟了,却说成是“兄弟想自己”;明明是“遥想”兄弟会登高,却说成“遥知”兄弟一定会登高。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转换,最后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画面,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到,通过这样的一种诗境的转移,比直说“他想念兄弟了”,意境上明显要深化了许多。这实际上就使用了“经过视觉挪移”的“悬拟”手法。
类似这样的手法,在唐人的诗歌创作中确实用得比较多。比如大诗人杜甫。其《月夜》一诗,也是通过“悬拟”手法创作的一篇杰作。大家可以自己去反复诵读,品鉴诗歌的内蕴,这里就不再详解了。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去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前人在评价此诗时,给出了很多的好评。如清代大学士纪昀在其《瀛奎律髓汇评》里,是这么说的:
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为预拟之词,通首无一笔着正面,机轴独绝。
而清代学者浦起龙也在其《读杜心解》中说道:
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以上两段解说,都注意到此诗“从对面着笔”、“从对面飞来”的特点,个人以为这样的评价还是非常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