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人本管理的思考——尊重篇

2021-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妍妍老师

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管理问题,个体弱小的人类,通过组织分工等手段,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在严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管理远古时代,那些伟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

一,区分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

科学管理的思想基础是把人看作经济人,主要手段是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流程和经济杠杆达到控制的目的,对绩效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人本身的重视。

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更多的关心、尊重和激励学生,强调“好关系”带来好管理,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班级达到管理目标。人本管理并非不要绩效,只是把管理绩效作为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从一开始就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以人为本,也不是要弃用科学管理的方法,而是在管理中更多的尊重学生的权利,更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说我们这本书介绍的有许多方法都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结合。

二,人本管理与教育的关系(一)

人本管理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思路,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生充分参与管理活动,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

首先,人本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管理虽然也采取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它的目的是为了做好绩效,而人本管理,就是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标,人本管理虽然也追求绩效,但是更重视管理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一大亮点。

班级人本管理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人,学生充分参与管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主张全面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

在班级人本管理过程中,教育从开始贯穿到结束,只要管理在,教育就一直在。

这本书提到,教师首先要对全班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关注,对一部分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

关注全班学生,要切实做到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用“注意观察”“谈心”“学生周记”“活动中接触”“与家长交流”等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关注,嗯应该隐藏起来表面上的关注并不是越多越好,嗯因为班主任,对于某个学生关注过多,对他本人和其他人都会造成压力,关注学生,不能引起学生的不适。还有一些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的关注,对他们我们就做仔细研究,分析原因就行了,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关注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性格特殊、行为异常、变化很快的学生,要重点关注。我们可以密切注意他,深入了解进行家访,还可以去求助专业人士,向学校报备,总之就是采取各种方式去帮助这些学生。因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正是人文关怀最具体的一种表现。

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

班级人文管理有一整套体系化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尊重学生的权利,最基本的有物权、隐私权,还有管理权,决策权等。这些权利并不是职务赋予的,而是班级学生自然拥有的。尊重了这些权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尊重,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在班级管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尊重学生的权利为基本出发点。

三,如何让学生广泛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大量参与班级事务,不仅因为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有责任感,工作更有积极性,这会在班级管理绩效上有所体现。

一开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重班主任的负担,因为我们要手把手的教他,出现了问题,如何去处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化解,还要以此为契机,把正确的观念和做法教给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和责任,但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参与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参与班级工作越多,那么对集体的关心程度就越高,班级的凝聚力就越强,学生的个体发展就会越好。

上个月我们共读的《爱心与教育》里,李振西老师让万同担任班级职务,虽然万同在担任班级职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恰好被李镇西老师作为一个契机来教育万同,这个过程对万同来说,就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教育。

四,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文中提到,让学生按照学号的顺序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每个人都参加班级大会,提出议案,参与辩论,发表观点,参与制定规则,投票;参加小组小组讨论,参加班级议事圆桌会议,参加各种会议时,可以提意见和建议;对班干部投票,提意见;通过网络讨论班级的事务;申请岗位可以主动申请,也可以去参加竞聘的方式,还可以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岗位招标,招标负责某项活动,比如卫生大扫除,运动会等,招标成功以后成为此项目的负责人。

这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也体现出尊重学生的权利。

被尊重的学生,被尊重的教育,才能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