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庸人谈年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王若祥

过年好啊,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一种叫作“沉默”的魔鬼在人们中间穿梭不停。

  饭后,一个叫作手机的神器打败了名叫“尴尬”的巨兽,人类获得圆满胜利。

  为了庆祝这场规模浩大的胜利,抖音发起了红包,支付宝说帮你还花呗,最后还是家主实在,送了一堆优惠券,消费去吧……

  我这么一说,家主不高兴了,义正言辞的表态:我也是发了红包的。

  这是对的,一毛几分的红包让我开心的许久。

  我最看得起的还是春晚,他们依旧延续着旧传统。这点很好,我们应该多学习学习。

  我们要多向老祖宗,先辈,前辈们学习致敬,要让那些后辈们知道:做人,还是要踏实的好。

  中国为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因为踏实,就是老外看着中国这样发展,他们心里可能有些不踏实。

  在这点上,我又要表扬一下春晚了,非常的踏实,看完之后,几乎是没有一点波澜的。表扬完了,又要批评,虽然从整体上看是踏实的,但还是有些局部波动,这要多多改进,加强。

  俗话又说得好:不能因为有了新段子就把旧笑话给忘了。

  这点春晚最明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都喜欢看的原因。

  于是看春晚的节目,就有种莫名熟悉感,像是在哪见过,感觉分外亲切。

  当然,这上面的话全是林忆深的意思,但不是原话。

  对于原话,王四十感觉过于激进,过于偏激,过于片面,是不妥的。

  于是处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的双重考虑后,他就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与包装。

  但各位一定要心里清楚,加工后的东西与加工前的东西总是有些不同的。

  就像生牛肉与爆炒牛肉是不一样的,王四十只喜欢后者,林忆深的话,王四十就不敢打包票。

  这点在文哲著作上也是一样的。

  像西方的哲学老祖宗——苏格拉底,他的生平是没有留著作的。但我们又都能知道他的思想主张——别看天了,也别看地了,看看人吧。

  这人也怪,原先没看的时候呢,还没什么。现在只一看,不得了了,怎么这么好看。

  于是看人的人就多了,人也就起来了,要开始唱戏了。

  这一唱戏就更了不得了,一下子就有了追随者,紧接着人的身价就抬起来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有粉丝,而且比较多。既然都有这么多人支持了,不牛鼻点怎么对得起那些追随者呢?

  由此可见,粉丝文化不是无根之水,它是有来头的。

  这话有跑偏了。

  但没办法,要想把生牛肉与爆炒牛肉稍稍说明白,我们必须知道一些东西。

  但具体是要知道那些东西呢?

  王四十说林忆深知道,林忆深这个时候就开始信佛了,直说:佛曰:妙不可言。

  我们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上来:为什么苏格拉底,他的生平是没有留著作的,但我们又都能知道他的思想主张呢?

  因为他有堆好学生。这堆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是各行各业里的精英,非常了不起。

  就是有些吃饱了撑的没事做,就说写写老师怎么样?大家都说好。于是就写起来了。

  大家都很努力,也写了很多。但写这种东西就像是一场比赛,总是要分个上下高低的。

  于是出现了两位优胜者——柏拉图与色诺芬。

  好了,接下来就是林忆深的原话了:

  按罗素先生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此二人记录的苏格拉底皆不算完美,原因如下:柏拉图是个天才,喜欢自作主张,写自己的作品还行;色诺芬与之相反,是个蠢材,不够聪明,喜欢墨守成规,做事情还行。

  天才写东西总是喜欢自我发挥,写别人的思想也一样。蠢材写东西总是写不好,写不全,写别人的思想也一样。更不用说苏格拉底本身还是个天才。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对万事万物都要保留一丝怀疑。正话反说,对万事万物都要保留一丝信任。

  事物无完美,有过有不及,难得中庸。

  看到“庸”子,王四十高兴了,林忆深只是“哼”了一声,不在言语。

                                                                                                      ——《庸人书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