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73/029d91b2de0f8014.jpg)
帮朋友找书未果,自己买了本《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前阵子天气湿气重,经常薰线香,看到魏策老师的书特别喜欢。她是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央电视台编导、撰稿,担任过《世界都市i talk》《美好生活》《香事》杂志主编。作为资深香文化讲师,ACIC国际注册香道师北京首席特约讲师,海南省降真香协会文化高级顾问,魏老师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是中式雅致生活的倡导者。
在这本书中,她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最风雅的宋代。宋朝人有一种浸润到骨子里的流转风韵,上至王孙贵族,下到凡夫走卒皆如此。人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繁荣商业经济背后有无数可以解读的故事。那一块块店招牌都与宋人的日常作息,休闲劳作息息相关。看似寻常普通,但是细细品味,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多么会吃、会玩、懂生活。那些五光十色的场景,为读者展开了栩栩如生的宋时光阴。作者以一天十二时辰为线索,让现代人看到一个与传统观念中“盛唐弱宋”相反的宋朝。
宋人的一天,子时还在甜梦酣睡之中。丑时一点整到三点,也是四更天。虽然夜色依然深沉,但公鸡此时打鸣,牛也吃完草,准备耕田。最早起床的是山寺道观的修行人,晨钟响起后就要早课。当时有行者头陀会敲着铁板或者木鱼,行走在大街小巷,为睡梦中的人们报晓,他们会拖长声音大声吟唱“天色晴明——”还有“大参——”“四参——”“后殿坐——”等都代表艳阳高照,晴空万里。阴天会报“天色阴晦——”,下雨就报一个“雨”字。这是最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唱给文武百官和公差听。提醒他们为天气做好出行准备。这些报晓的行走头陀工作十分辛苦。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而且没有报酬。只有在初一,十五或者逢年过节挨门挨户乞讨一些斋粮。不过他们把这当做出家人的一种修行方式。
城中街上早点摊贩捅炉生火,淘米和面,洗菜切肉,开始为早餐售卖做准备工作。宋人早餐十分丰富,除了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还有“细色异品菜蔬”的下饭小菜,还有种人气很高的丁香馄饨。有一些面食店会开通宵,常常是夜市刚刚收摊,又迎来早市,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24小时营业餐饮店。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当时的人们也很懂做生意,所以拓展出了关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东京梦华录》与《梦粱录》中都记载着,都城的普通百姓家一大早怕来不及或者懒得开火烧水做饭,都可以选择直接去洗面汤铺,买漱口水,洗脸水,梳洗完毕之后就可以到早点摊随便买点吃的,当时不到二十文钱就可以买点包子,炒肺,粥饭之类的早餐,吃完后直接去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73/8acb002c1cec7f4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