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读书无用毁了孩子的未来
01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是曲靖的一个男孩儿小崔和父母在工地上搅拌泥浆时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小崔家是在云南曲靖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家里条件并不好。崔爸爸,大字不识一个,儿子的通知书还是由崔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念给他听。崔爸爸说他不识字,所以他早早就告诉儿子,想要靠父亲是不可能了,你要靠就只能靠你自己。
02
近几年社会上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广为流传。小崔用实际行动说出了寒门或许难出贵子,但是寒门能出贵子。但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考取全国顶尖大学,他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他努力的背后,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学习。
小崔父母前些年都在外地打工,直到小崔要读初中了,崔爸爸才回来,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陪伴孩子上学。
小崔无疑是幸运的,虽然家贫,但是父母不以家贫要求他辍学打工,早早挣钱补贴家用。
新闻采访中,小崔说,每当他考试不理想时,他的父母从爱没有批评他,都是给他鼓励。所以他很努力。好在努力没有白费,小崔成功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
虽然小崔相比城市的孩子,学习的起跑线更远,好在父母非常重视读书,他们也支持孩子读书。父母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支持,但是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没有办法改变孩子的出身,那就支持孩子改变命运。
03
而同样来自农村的马百娟就没有那么幸运。
最近一部叫《出路》的纪录片在朋友圈里疯传,导演用六年的时间跟拍了三个家庭的三个孩子。马百娟是其中一个孩子,她来自甘肃白银市会宁县的一个小村庄。
她的父亲不允许她上学,虽然经过小学的校长极力游说,马百娟上了几年小学。但是六年过去了,她的人生没有一点变化。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马爸爸的读书无用论。
“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为什么要上学?”这是爸爸坚持不让马百娟上学的道理。也是马爸爸对读书的认识。马爸爸和小崔的爸爸一样不识字,但是不同的是小崔的爸爸更加“爱”他的孩子。
6年间,马百娟小学没有念完,就辍学了,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来自家庭的阻挠,让她失去了上学的权利。16岁那年,遵从父命,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
“女娃娃是别人家的人,靠女婿,就是这么个出路。” 她的人生就这样被爸爸 “盖棺定论”了。马百娟的人生似乎注定不会有别的出路。
《出路》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家庭出身,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农村的孩子不好好读书就没有未来。而且农村的孩子想要好好读书,除了自己努力外,还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就像马百娟爸爸他觉得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出去打工,女孩子总是别人家的。所以六年过去,马百娟的人生轨迹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原点 。
如果,她的爸爸能有一点读书有用的意识,或许,马百娟还有机会翻盘。
说到底,是父母的狭隘,毁了孩子的未来。
04
去年高考结束以后,北京高考状元的一段关于阶级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教育的不均衡阶级的难跨越,真实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确实,现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里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比起农村孩子,优越的不止一点。当城市的孩子暑假辗转于各个培训班时,农村的孩子正在和父母一起劳作,这就是差别。
但是,这不代表农村的孩子就一定比城市孩子学习差,农村的孩子就没有走进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要走出农村,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努力学习,通过高考实现阶级的跨越。读书,给了农村孩子人生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有机会远离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05
小时候听我父亲讲过一件事儿:因为做生意,他经常去我们省里知名的贫困县采购山货。有时候会借住在老乡的家里。那里没有通电,晚上吃完晚饭,老乡夫妻俩忙着干些零碎的活儿,孩子们借着家里微弱唯一的一盏煤油灯写作业。老乡说,“咱没文化,但是不能让娃没文化,不能耽搁娃的前程。”爸爸说,那个村子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情况,没人要孩子辍学去打工,所以那个城县城几乎每年都会出几个考入清华北大的孩子。
寒门要出贵子,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06
如果说,上天决定了家庭出身,那么选择读书就是自主改变命运的出路。
寒门孩子的这条出路最不应该被自己父母用 “读书无用”给堵住。
暑假去农村亲戚家,亲戚家隔壁的男孩儿16岁了,我问他“是不是9月要上高中?”他说,不上了,爸爸要带我去城里打工”。我问他,“你学习不好吗?”他说:“还可以,高中考上了,但是我觉得继续上下去也没意思,上了大学不一定能养活自己,我现在和我爸去打工,早点儿挣钱,挺好的。”他爸爸也对我说,“现在读书出来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早早跟我去给人装修,挣点钱好娶媳妇。”
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不读书也能挣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成了很多人农村父母教育子女的论调,,觉得孩子读书都是浪费钱,早早挣钱才是正事儿。
16岁的孩子,不想读书,一门心思去挣钱,就是父母用“读书无用论”催化的结果。
诚然短期看,读书不仅要花钱,而且不能产生财富,确实不划算。
不读书,早早去打工,跟着父亲搞装修,看起来挣到了钱,然后早早娶上了媳妇,但是从长远看呢?做着底层工作的人很难爬起来,绝大多数人及他们的后代永远在底层挣扎。所以所谓阶级的鸿沟才原来越宽。
同样是应聘一家单位。初中毕业的孩子只能应聘车间一线操作工,大学毕业的孩子,应聘的是工程师的岗位。一个是体力劳动者一个是脑力劳动者,这中间的差别可想而知。不仅是所得财富千差万别,两个人未来的人生必然不同。
父母以读书无用教育子女,结果一定是亲手毁了孩子的未来以及家庭的未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走错了道路想要折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做父母不能浅视,得为孩子计划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