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赏

联动日更 || 67 寻访西吉生态的脚步之生态移民新农村

2021-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怡心轩

                                         第七章     生态移民新农村

        说起生态移民,西吉县人民政府在2011年就出台了《西吉县2011年生态移民实施方案》。方案从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安置方式及规模、实施步骤、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细致科学的安排部署。让生态移民工程的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的进行。下面摘要了《方案》的部分内容:

       根据《西吉县“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和市委、政府2月9日在全市生态移民动员会上签订的2011年生态移民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县内移民完成规划的25%,共1100户5352人;县外移民完成规划的20%,共2015户9804人),结合我县是全区生态移民重点县的实际,初步确定我县2011年实施生态移民4027户20137人,占“十二五”移民总任务的29%。

       县内移民:2011年计划对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区涉及吉强、平峰等15乡(镇)43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2012户10333人进行搬迁,占县内移民规划总任务的48%。

        县外移民:2011年计划对居住在灾害区、火石寨景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区涉及火石寨、平峰等14乡(镇)40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2015户9804人进行搬迁,占县外移民规划总任务的20%。

        县内移民:一是依托县城转移安置。在县城建务工移民周转房进行安置;重点考虑将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户搬迁安置到县城,通过务工创业等方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计划安置劳务移民1206户6251人。二是依托集镇转移安置。在新营、将台、震湖、田坪4个集镇周边建设新农村示范点进行安置,移民在集镇或外出务工及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增收渠道;计划安置生态移民806户4082人,其中新营乡新营安置区200户986人,将台乡明台安置区200户1050人,震湖乡苏堡安置区206户1067人,田坪乡田坪安置区200户979人。

        县外移民:安置地点初步确定在平罗、惠农和贺兰等3县(区);安置方式为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相结合。根据全区“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和各县(区)上报自治区发改委的2011年县外生态移民建设方案, 2011年计划县外安置移民2015户9804人。

       初步确定建设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惠农区良繁场、平罗县五堆子3个生态移民安置区,安置移民1511户7353人;在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暖泉工业园区、惠农区惠冶镁业公司、银善小区建4个劳务移民安置区,安置移民504户2451人。

       2013年宁夏生态移民工程进入第三年,截至目前,宁夏安置移民16.18万人,已建住房5.76万套。到2015年,宁夏已基本完成35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据自治区移民局介绍,从2011年起,由西海固山区搬迁到北部灌区的移民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目前移民村生活设施齐全,每户54平方米住房,通电通水通电视,基本满足了移民生活需求。此外,移民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技能培训形式多样。移民人均一亩水浇地,青壮年劳动力可外出务工,也可在当地种植园区、工厂、建筑工地务工。

      西吉县震湖乡龙川村张川村民小组群众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虽然这里的自然环境比较差。但近几年他们的担心和忧虑出现了:山体滑坡的恐惧。张川组有农民40余户,200余人,村子不远处就是因上世纪海原特大地震而形成的震湖。震湖有大量的水但苦涩异常,既不能食用也不能灌溉,群众吃水要到两三公里外去挑,孩子上小学要到三四公里外,读中学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震湖中学。此外,由于这里全是山旱地,正常年景村民温饱勉强能解决,遇上干旱,群众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当过32年村组干部的伏战海老人说:“我们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可这里的自然条件实在太差了,跟山外面世界没法比,离开这艰苦的地方才有希望!”

       生存令农民群众头痛,安全问题更让农民群众提心吊胆。上世纪20年代海原特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在张川村民小组周围形成了闻名世界的震湖。那场巨震导致这一区域山体疏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区域山体的不稳定性。而张川村民小组农户的住房几乎全都建在松动山体的脚下。不仅农户的住房因汶川大地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而且屋后的山体局部裂缝也更为明显。2009年7月,张川村民小组一带突降暴雨,夹杂着冰雹的大雨导致一条生产路因下陷而开裂出一条深5米、宽3米的豁口,后虽经维修但裂缝至今依稀可辨。不仅如此,从土山缝隙中流出的雨水还灌进一户农民的家中。

      走出大山成为张川村民小组全体村民的最大心愿。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35万移民新政,让这里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再看看吉强镇万崖村的新农村点,从南门进入,一个巨大的大理石门,上书“兴德村” ,里面规划整齐的院落,纵横交错的水泥村道,服务完善的垃圾清理箱,茁壮成长的杨柳树和槐树、松柏,设施齐全的健身场地...... 来到一排住户门前,我停下车。门口的几个大姐和阿姨正在谈笑风生的聊天。他们的门口都种植着各种品种各种颜色的花儿,远远就能嗅到一股清香。政府不但给他们盖好了房子,还在周边进行了有规划的绿化工作,让这里的农民既能放心入住,又能安心生活。

        生态移民的政策给西吉的农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农民看到了改变生活质量的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