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札记7:诗歌中的戏剧化是怎样产生的
关键词:主观、客观、第二自我、行动、内心独白
戏剧性与戏剧化应该是两个概念。
戏剧由情节和冲突构成,有一个主观行动,或意志、欲望来驱动情节发展,行动有其对立面。
可见,戏剧里面有两个核心要素:主观性和行动化。
这里不讨论有故事情节的叙事诗,非叙事诗依然可以戏剧化。戏剧化就是依据戏剧的核心功能,使不是戏剧,不存在故事情节的意象事物出现了与戏剧相同的核心建构。
要让诗出现戏剧化(不是戏剧性),这里面有个要求,就是叙述的“客观”。作者的主观情绪、意志要完全退出,只留下诗中的“第二自我”,因为戏剧化的同义语是:“客观的”。
刚才还说戏剧需有“主观性”要素,怎么又说要“客观”?
所谓“主观”是诗歌本文内的主观,不是本文作者的主观;所谓“客观”是隐去了作者的主观,将本文内的“主观”作为客观角色进行表演。
因为戏剧化里面的意象事物等于都是演员,该首诗歌就是舞台,作为叙述者,通常最好完全隐身,至少也是将自己作为演员置身于舞台,成为作者的“第二自我”,是特殊化了的自我。作者的第一自我不能再进行干预,如同演员作为生活中的真实个人与舞台角色没有关系。但是演员表演的角色在舞台上又是有自己的意志的,所以他又是有主观性的,是特殊化后的主观。
《树的雄辩》(洛夫)
仰着脸的
一株高昂的面包树
以宽厚的叶子
以浓荫
以云的诡辩,星的闪烁
以一种把鸟语逼成蝉嘶的
手势
面对夏末的骤雨
激辩不休
突然从地层深处响起
一阵哗哗的掌声
当我双手捧起一把落叶
至于结论
无人知晓除了秋风……
诗中,面包树、骤雨都相当于角色。有行动,有冲突——面包树对骤雨激辩不休,而且一次次展现以怎样的方式,戏剧化明显。诗中最后突然冒出叙述者“我”,但“我”在这里只是个角色,没有评论,没有抒怀,连结论“我”也不知道,除了秋风……,所以“我”无损诗中的戏剧化。
我们会发现,诗歌中的戏剧化突出表现在现代抒情诗当中。因为抒情诗来源于心中情感的喷涌,内心活动的泉流亢奋地流动,相当于一种行动,于是外化于诗中事物和意象的运动。并且,如果将意象事物场景化会增强戏剧化效果。
《犀牛走动》(南野)
太阳曾经咆哮,雷电曾经哭泣
终于嚎叫出声的灰鳄
已被流水冲动
而独角的犀牛缓缓走动,如沉默的巨石
没有一步踏入虚空
犀牛不是一动不动
犀牛不是在动物园里
犀牛已滚过泥浆
犀牛的独角不是作为观赏
一只乌鸦和它的聪慧跳跃在犀牛坚实
如大地的背上
犀牛无声地缓缓走动
犀牛满怀希望,像一只手掌
犀牛自信是自由自在的
犀牛走动在无限舒张的人类的心境
这片原野上,不出声的犀牛无敌
这首诗也给人以戏剧化的感觉。我认为原因在于叙述者频繁地强调犀牛的行动或情状,这是叙述者的内心情感的在犀牛身上激烈流动,仿佛在进行内心独白。可以说,内心独白都具有戏剧化倾向,所有的独白都有一个虚拟的对话者,独白是激烈的心理运动,虚拟的对话者就是行动的对立面。叙述者强调:犀牛不是一动不动/不是在动物园里/犀牛已滚过泥浆/独角不是作为观赏/犀牛自信是自由自在的,放佛都是在激动地申辩于某个对立的听者,这也导致隐含着“冲突”的效果。
犀牛是独角的,让人想起独角戏。《犀牛走动》此诗用于说明诗中的戏剧化有一定典型性和象征意味,说明戏剧化不一定需要设立两个对立的意象事物来实现,内心独白式的特殊主观性的客观叙述,能够产生内在戏剧化效果。
综论之,诗歌中的戏剧化是将意象事物转化为舞台角色,并展现“角色”在阻力下的行动。它通常是抒情的,但又是克制了本文作者的意志干预的,因为它旨在呈现,而非宣泄。它的叙述相当于本文作者将自己角色化,是特殊主观的客观表演。
2018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