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的记者梦想哪里去了?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周边瑞海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13日12时事故已致44人死亡。
刚刚去豆瓣截了两张图:
朋友圈和微博很多人出来辟谣,说没人拦那个老外,是他自己听不懂中文导致的乌龙事件。
哦。
点进去那个链接,网页已经找不到。
反正某些真实事件的发生,我们根本知道不了。我们看得到的,是被允许看到的。
想起一个人,乔治·奥威尔,还有那本《一九八四》。
头顶不是天,是“老大哥”的注视。
作为普通人,你只需要不伤天害理地活着,别去翻墙别去好奇心泛滥,佛祖会保佑你的。不要信谣传谣,不要义愤填膺,不要质疑诘问,只需要接受现实,去祈福去各个社交王展发双手合十的姿势,第二天该干嘛干嘛就好。
你又不是记者。
“记者的悲哀在于,不能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能完全将是事实公之于众。其实,每一个被报道出来的事实都不算事实,事实后面的才是记者需要去知道的,但是作为民众,看到前面的就可以了。”一个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的话。
佛祖会保佑的,但是佛祖也需要避雷针的。
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读的是新闻学,便对未来充满盲目的乐观和希冀,总希望自己毕业之后成为一名记者,去报道事情的真相,去像“无冕之王”一样战斗。班里很多人应该也跟我是一样的,并且以身在传媒学院新闻系为荣。
所以在某次课上,老师问,以后谁想当记者的时候。
哗啦啦举起了很多双手,那些双手属于朝气蓬勃,渴望用笔杆子用话筒用摄像机去对抗世界所有暗处的我们。
大四,老师又问了我们这个问题,没人举手。老师也没说话,只是祝福我们在未来工作顺利,前程似锦。
记者梦,经过四年,逝去了无痕迹。
怎么会变得不见的呢?
在学会翻墙之后。
在老师给我们讲述十年记者生涯之后。
在实习收到一个个笑意盈盈递过来的红包的时候。
在做的深度报道被学校勒令撤回的时候。
我们,从对记者的无限向往,变成谈笑风生却提不动那个字眼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去了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梦想中那个一往无前的记者形象,模糊然后消失。
上新闻史课的时候,最喜欢听老师说起那一个个在乱世坚持办报,坚持新闻理想的名字:王韬、邹韬奋、张季鸾、邵飘萍、史量才、林白水、成舍我……坐在教室里面谈论那个时代的报纸的同学,没人去当记者。
有天,同事说起一个地方,甪直镇,我第一反应竟然是,哦,那是王韬的故乡。到上海之后,第一时间去了申报馆旧址,看到课本里被谈及已久的地方,心生感慨。
却也只能,止于此。
“将天下可传之事,通播于天下”。
申报办报宗旨。
如今,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却没有那个媒体站出来说,我们做得到。
说回天津。
我们,不仅仅想看到冷漠的数字和狼藉的现场,我们想知道背后发生的真相,以及每一个逝去生命的故事。
如果,真相遥不可及,甚至“没必要知道”。
那么,我们想看到,对于每个生命的尊重,妥善的安置和救助措施。
言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