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实践中,问题背后的思考

2022-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伯涵子弟

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对计算机、手机的依赖,已超乎自身的想象。知识储备、甚至记忆本身,都进一步退化。这背后的原因,与时代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为改变记忆模糊、杂乱无章的态势,决定依照远期意愿建立自己的库。而目前最常涉及到需要储备的资源有以下三类:
1.日常生活、工作相片的分类、整理、储存;
2.教育资源,为拓宽自身及孩子的理性思维而建立;
3.影视资源,满足家人的日常娱乐、感知世界。

image.png

此种需求的初心若再深入些探讨,基于两个原因:

其一,随着互联技术的白热化,多设备(计算机、手机、NAS、游戏主机)等的互联互通已是常态,信息更是核爆级别的存在。我们都忘记了如何从纸质笔记本中,记下一行字(字节级存储),到现如今的GB、TB,甚至未来的PB级存储。在阵阵的冲击余波中,对人的影响也不再仅限于虚拟世界,而必然会在现实产生回响。若要幸存下来,迫切需要构建专属堡垒,进而获得肉身、数字生命间的安身立命之所。如果不这样,在未来的世界里,人身如浮萍,灵魂如飘絮。片刻不得安宁,生命的着力点无从谈起。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云笼罩下,茫然、失去生命的意义感,进而危及自身的存在(下一篇文章,会着力谈谈数字影响现实的案例、心理分析);

其二,我们的记忆,构成了一切的基础。脑海中过往的一帧祯画面,组成了当下的自己,影响未来的走向。记忆或浅浮于表意识之上,或深藏于潜意识之中。每个当下的决定,事实上都由记忆、情感,海马体、杏仁体等等去驱动。因此,要改变自身,需从记忆、信念等入手。吴晓波在《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的一句话非常值得一品——除非经由记忆之路,否则无法抵达纵深

image.png

啰里啰嗦了这么多重要性,接下来谈谈已付诸的行动、碰到的问题、及对将来的初步设想。

人们的资料需求,大多如我所提及的相片、影视、教育三大类,随着现如今的“资源便捷性”,随手拍、疯狂下载等习惯,会随之出现资料的分类、整理等工作。为系统解决解决,存储、分类、再记忆等问题的关键,我的思考路径,依照1.心理清仓及原则设立;2.档案化、导图、浓缩记忆;3.熟读成诵。

一、近年来,西方的心理学创造了一个概念,A hoarding disorder囤积症。其基本定义如下:人们有收集、储藏多于实际所需的物品,因不舍得丢弃而造成生活空间压抑,导致生活空间混乱最终导致情绪收影响,而人却不自知。

观照自我,自己的“数据收集癖”,同老妈对日常用品的收集并无二致。物理电学里,有一个概念叫过载。如果与人脑的记忆机制联系起来,电化学交换是人脑的信息表达和储存方式。那么过多的信息流,必然会造成紊乱和决策低效。

因此,要严守奥卡姆剃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具体来说就是,要常想制心一处,冥想清静。随手拍、随手下载这类行为都要慎之又慎,对已有资料要大刀阔斧地删减。

image.png

以相片的分类保存为例,现如今的相片已经达到三万五千多张,而这些相片主要集中于近20年。整理的问题就在于,相片的拍摄来源不同的人、不同的设备、储存时未剔除重复等,造成了现如今这个体量。每次一想到这么多张相片,需要查重、类似去除,没有个几天不吃不喝的功夫,几乎无法搞定。好在,现如今也有了更多的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利用软件Duplicate去查重、一键清除大量的重复相片,然后再进一步人工筛检。

二、档案化、导图、浓缩记忆
电影、剧集的保存不再那么重要,原因有两个:1.经典从来都是有限的,有精力、时间去反复看的更有限;2.网络基础设施的发达,以及PT的存在,可以随看随下。

举个例子,以往经典的四大名著剧集137G的体量,若BT下载,没有十天半个月,几乎不可行。而PT小众下载的存在,解决了两个问题。种子的保有及下载速度,以昨天的下载速度为例。四部剧,几乎四小时就全下完,而且这还是全网最高清的版本了,若其他版本,只会下载得更快。


稳定15-17M一秒.jpg

相比如何获取这些资源,用心观看、记录、做导图、做索引方便以后回顾重点章节,会来得更重要。一部好的片子,最终留下的结果是一张张精华的台词拼图和观后感文章。持续形成自己对作品感知,进而学会独特视角、以及有自己专属的评价,这些来得更为重要。把作品的输入,真正内化成自己信念的一部分。

三、没啥好说的,熟读成诵。好的作品,包括记忆,要长度长信,以此来刺激海马体,增强记忆的同时,做到利用大脑的运作机制。模块化记忆,方能创造与创新。再事件费曼方法之前,先建立起牢固的记忆圣殿。

总结:本文从存储、记忆的整理、分类的重要性说起,进而分析自身的现状,提出从心理层面、总结浓缩资料、加强记忆等实践方法。

未尽之处:原本打算本文中写近一周的折腾过程,但限于文章篇幅,决定在下一篇文章《瓶颈论》中去详尽盲区(认知错误)、行为决定、逻辑分析等去分析技术、思维的瓶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