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盟国:结成同盟的国家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里目

盟国:指通过缔结条约结成同盟的国家。

后来,它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是指那些在战争中相互支持、合作的国家。盟国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盟国:一般指为了某些共同利益相互之间签订同盟协议的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两个对抗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一,由德、奥、意三国结成的战争集团。1915年,意大利退出这一集团,加入协约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31年9月18日/1937年7月7日/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同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

一战同盟国有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

二战同盟国有美国、中国、苏联、南斯拉夫、波兰、法国(自由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希腊等。

一战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四国组成的军事同盟,与以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美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

二战同盟国:又称反法西斯同盟。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