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高效促他人高效
---桂山夜话(2024.5.10)
接到通知,要组织团队完成《南京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工作申报材料》的整理。最多只有一周时间,怎么推进和落实?有一个核心理念作为保障,就是以己高效促他人高效,从己高效起促团队高效,工作完成。如何做到?
其一:对照指标,梳理清单。
首先,自己需要仔细研读《南京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指标》。这里一共包括三级指标,尤其要精心研读第三级指标。对照三级指标内容,梳理可以提供的材料清单,帮助具体负责人员完成从“指标”到“材料”的转化,以减轻具体负责人员思考和建构的难度,以切实的行为给具体负责人员以帮助。
其二:任务负责,自建团队。
提供的材料清单只是一个底线,因为每个一级指标负责人员都是行政管理方面对口的人员,他们看到三级指标,结合各自的管理工作以及已经积累的材料,一定还会有其他更加丰满的补充,所以,此处提供的清单目录只是一个底线。此外还有,每个指标材料的整理也需要有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而团队人员的选择以及具体分工,均由一级指标负责人自组织。给与空间,体现信任。
其三:材料提供,做好保障。
材料做完以后,一定需要统一封面,拟定目录,最后再集中装盒。这些保障工作,也需在第一次集中之前全部准备好,会议现场连同工作任务一同提供给大家。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教师为本教师观的悄然流露,不经意间温暖他人。
其四:关注进度,及时互动。
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各个板块就进入分头准备状态。到任务截止之前,有近一周时间。期间,还需要经常性关注,经常性了解,及时性互动,以共同努力,推动材料整理工作有序完成。
学校里的工作千头万绪,总有一些与学科教学有关,还有更多与学科教学无关,但是,从事管理工作,与学科教学有关,要做;与学科教学无关,也要做。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益,对学生和教师成长有益,都是本职工作,当竭力完成。
这个道理,需要成为所有管理人员的共识,并融入日常行为当中。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的首席要会“讲故事”。通过不断地讲故事,慢慢把“我的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具体展开,校长要讲故事,把自己的故事变成大家的故事,让团队形成共识。校长形成一个理念,但是只停留在自己脑子里,那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把这个理念变成团队的理念。
另外一方面,各项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也要充分体现对管理的尊重,比如,职称评聘,管理经历可以获分的分值占比5%都不到,更多体现为教科研成果,比如论文、课题以及公开课等等。而这些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天只有24个小时。踏入了教科研增量的河流,自然就错过了管理该做的工作,长此以往,对于学校发展,毫无助益。因此,以终为始,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指挥棒,需要给管理有合适的比例,给教学有合适的比例。管理,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教学,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评价里的各自所占分量,显然与其重要性还不够匹配,也就带来积极性不能完全调动,甚至处于低迷。
-----2024年5月10日,写于桂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