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徐爱录》五 心流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38人  涤生TK
《徐爱录》五 心流

熟悉王阳明的人都知道,他是“明朝一哥”。王阳明去世后,明朝满朝文武莫不是他的学生。可见王阳明的影响之大。1602年《传习录》传到了日本,日本将其思想发扬光大。到了现代,不得不遗憾地说一句,王阳明在中国的影响,远远比上对日本人的影响深远。在中国推崇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时候,阳明心学给了日本人以极大的自信,自强。现在我们反过来从日本人的研究成果里,汲取“心学”的养分,老祖宗看到之后会不会汗颜呢?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国内又掀起了一股“心学”的浪潮。“心学”又被重新重视起来。我想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随着我们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对内心世界、精神满足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心学”,正是从我们内心出发去探索的一条真理之路。想要真正体会“心学”的伟大之处,我想王阳明自身就是最好的例子。建议去书店找找阳明先生的传记,了解他传奇的一生。

说回来。《徐爱录》是王阳明的妹夫整理出来的对话录。前面四篇都是徐爱自己向老师请教的问题,这一篇记录的是王阳明的另外一位学生郑朝朔和王老师的对话。郑朝朔,本名一初,广东揭阳人,官至监察御史。

郑朝朔向王阳明请教说:“至善必须从事物上索取吗?”看来郑同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心学啊。这个问题问的还是比较保守的。可见他当时受朱熹“格物致知”的影响非常大。

王老师说:“至善只是使自己的心达到纯天理的境界,怎么能从事物上去寻求呢?你不妨给我举几个例子。”

郑朝朔说:“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怎样才能保温避暑,怎样才能奉养适当,这一切必须有个标准才算至善啊。我认为正是基于这个标准,才会有学问思辨的功夫吧。”

王老师回答之前,我穿插一段。上一篇,我们在文章最后留下了一个问题:怎样探求自己内心的天理?我想现在我可以试着回答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之前我们就一直重复过:去人欲,存天理。“心即理”啊,只要把心上的“欲”去除,“理”自然会出现。可是“去人欲”谈何容易啊。再往下追究的话,就是又一个问题了:去人欲,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老样子,这个问题先放下。

我为什么要在这段中间穿插这些“废话”呢?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上一篇,我们认识了“心即理”。那么这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题。我认为在王老师回答之前,应该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细心的思考,先给出自己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和上一篇徐爱的问题很相似。由此可以测试出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心即理”,还是说一知半解呢?

学问思辨的功夫,我还差的太远了。

王老师回答说:“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在孝敬父母方面,保暖避暑和奉养适当的准则,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就可以讲的清清楚楚了,何来学问思辨的功夫呢?保暖避暑、奉养父母双亲的时候,是要讲求自己的内心纯为天理,不参杂私欲的。这种天理的纯粹,如果没有学问思辨的功夫,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的。

因此,即便是圣贤,也要再加上“惟精惟一”的功夫。倘若认为把那些礼节讲求的适当了就是至善,那么,现在的演员在戏中恰当地表演了许多侍奉父母的礼节,他们难道就可以被称为至善了吗?”

你答对了吗?看似和上一篇属于同一个问题,但是王老师给出的答案更加精准。短短一段话,却透漏着大量的信息。

首先,做事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用心做事,一种是装腔作势。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叫做《心流》。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我想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这本书中的三个观点。

第一,幸福感。幸福感为什么这么难以得到?米哈里这样解释说:“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创立初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宇宙广袤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空洞与寒漠,它更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由于人类的神经系统相较于动物更加发达,我们对信息的感知力也更强。这无疑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的。但是感知的越多,我们对危险的处境就越敏感,所以我们就越容易感到沮丧和绝望。常言说:无知无畏。反之,多知多畏,多知多忧。当一切都平安无事的时候,神经系统过于发达的人类却又感觉到了生活的枯燥无聊。因此,要想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米哈里给出的方法是:找到一项能长久地凝视自己注意力的活动,也就是进入到心流的状态。

第二,精神熵。熵,是无序的量度。事物越是混乱,越是无序,熵值就会越高。反之,事物越整齐,越有序,熵值就会降低。这种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就是负熵。米哈里借鉴这种物理学上的思想提出了“精神熵”。他在书中说:资讯和信息对人们的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精神熵是一种常态。而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称之为‘心流’。

第三,心流。也叫做最优体验。幸福,源自于内心的秩序。无数事实都揭示了同一个道理:当人们内心越有秩序越安宁时,人最容易感到幸福。这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精神熵越低,处于一种心流状态的时候,幸福感就越高。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我和屏蔽。第五,达到忘我的状态。简单概括: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心流》这本书里多次提到了中国伟大的先贤庄子。虽然没有提到《传习录》,但是我想他要是有幸读到过阳明心学,一定会发现,他的这一套理论,早在500多年前,王阳明就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们讲起了。王阳明讲:不动心。就是要我们保持一种不偏不倚,镇定有序的心态(后面我们会继续讲到),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心即理”,恰恰可以解释米哈里为什么说“幸福源于内心的秩序”。而心流的状态,也就是王阳明所讲的“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就好比孝敬父母,当我们真正把父母的饥寒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深爱自己的父母的时候,我们在侍奉父母时,自己内心也一定是幸福快乐的。而那种对父母装腔作势,摆摆样子的人,是父母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不幸。

我们继续解析王老师回答郑同学的话。书中有这样两句,“若只是温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

这里我想提到两个概念:道与术。道可道,非常道。说这句话不是为了卖弄,而是我非圣贤,也说不清,只能引经据典。道,是一个更高级的层面。而术,却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对于“术”,可一日二日讲清楚。但是“道”,就算是圣人也要精益求精,专一其心。因为“道心为微”。简单区分一下两者的区别:

第一,时效性。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术,只能使用于某一个时间段。比如制造传呼机。现在很多90后都不知道传呼机为何物了。制作传呼机的技术早已经淘汰了,因为时代的发展早已经不需要这种设备了。可是制造技术背后的数学原理,物理基础是不会被淘汰掉的。

第二,普遍性。虽然我们已经不再使用传呼机,可是在很多很多地方都在使用技术背后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三,可得性。道,不可言传。所以才有“悟道”一说。能言传身教的,都不叫道,那是术。

第四,可变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道都是唯一不变的存在。而术,要视情况而定,随环境而变。《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也不是任何状况都可以拿来直接用的。

以上是我一些浅显的认识。既然“术”可易得,所以更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痴语传习》时要不断地提问。就是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更容易地理解心学。但终究这些方法是低级的。可是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希望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有更深的理解。

既然是最低级的办法,也总比没有办法要好。因为我相信,术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和术是不可以分开的。有阴必有阳,阴阳相成,是一切事物的基本属性。所以,我还是要试图在术的层面继续发问:去人欲,就可得天理。那么去人欲有什么方法呢?

下篇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