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苏词革新-扩大词境(一)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尊道贵德Layla

苏轼在词方面所作革新的第二点是扩大词境。苏轼的词不仅像我们刚才讲的,格高而且境大,境界很阔大,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苏轼在诗歌、文章、词这三个文学样式之中,都能做到无适而不可。

清代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苏诗的诗歌:

天生健笔一枝,爽若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说他的这个笔力,非常的雄放,非常的雄厚,表现力非常强。没有什么反应不出来,写不出来的情感。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说自己,行踪所至,无不成诗:

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

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他把自己的性情、学问、胸襟都表现在诗歌之中,这些也同样的融会在他的词里面。随着其耳目之所接,词中展现了苏轼广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南宋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他是倒过来说,他不是说苏轼以诗为词,他说苏轼的词如诗如文,如天地间的奇观。所以苏轼为词境可以说开疆拓土,始词走出了晚唐五代以来,那种比较狭窄的小径,而是涌入了生活的波涛,涌入了时代的风云。

在苏轼词中的新的词境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雄放入词

我们知道词本是,昵昵儿女语,这是韩愈的诗。而苏轼的词里面却出现了划然变轩昂的新的场面。在熙宁8年,公元1075年的时候,苏轼在密州做知州,跟所谓东州壮士去打猎,小试身手,作了一首《江城子》词,我们以前也提到,这首词我们都很熟悉。

这首词就是写一个出猎的场景,出门打猎的场景。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我们读到下片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真有一种横朔赋诗的气概。这个时候我们印象之中的作者,已经不再是那样一个柔弱的文人的形象,而像是一个刚强的武士,甚至是一个睥睨一世的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所以词中历来的香而软的那种儿女柔情,就被这样一种渴望报国立功的,刚强壮武的英雄形象所替代。

所以即使这样一类词,在苏轼的词里面只是偶一为之,但是他这种重要的意义和境界的开拓是不可忽视的。同样我们熟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说咏叹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何雄伟的江山相激荡,塑造出苏轼词里面最为雄奇阔大的境界。在这首词里面出现的浩荡的长江,历史上的大战的故垒,古战场。和我们想象之中,当年风云际会的一时豪杰,而这些东西在以往的词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