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实践

#正面管教打卡#22

2017-08-20  本文已影响46人  梁师一友

2017.8.19 星期六

今天晚上外出,由于一些原因耽搁了,晚上十点多还没能回家。

爸爸微信发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到家,眼看着事情没有结束,时间可能要很晚,我说不要等我了,让陶陶早点睡吧。结果陶陶微信给我说,一定要等我回去再睡。

我怕爸爸搞不定,特意微信语音给陶陶,告诉她妈妈要晚,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让她先睡,妈妈回来会亲亲她的。让她带“小黄”先睡。

陶陶回复说坚持要等我。而且小黄不在家,在我车上被我带走了。。。呃。。。

等到十一点多了爸爸微信说还在等我。并且爸爸同学表示了愤慨:为什么搞这么晚!

可以想象两个人为了睡觉的问题会有怎样一番口角,爸爸会怎样地气我这么晚不回去。

所以回家后我忍不住反思,这件事的处理方式,是否可以改进呢?

我们总说要共情,可是微信里轻轻地说:妈妈知道你想等妈妈,想和妈妈一起睡……就算是共情了吗?

孩子想和妈妈一起睡,想等妈妈回家,就跟我们关心和等待家人是一样的心情啊,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呢?真正理解并认同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情吧?我们总担心小孩太晚睡不好,但其实这样的情况本就是偶然突发事件,并不是危害大到不可允许的事。真的应该有那么多的担心吗?

也许下次,我完全可以这么做:

首先,预感到事情可能无法早早结束时,在孩子睡觉时间前打电话回家。

告诉她:妈妈今天可能会很晚。你要等妈妈回来再睡还是自己先睡?

如果她确定要等妈妈回家再睡,那么告诉她:好的,不过因为可能会很晚,所以建议她在床上等。如果万一在妈妈回家前她就睡着了,那么妈妈回去后会亲亲她,明天早上再告诉她是几点到家的。

认可她的心情和选择,把可能性和妈妈的处理方式都告诉她,可以消除她的担忧。把选择权交给她自己,说不定她等了一会,自己选择先睡了(毕竟先睡会发生什么,她也被告知了)。

把孩子的选择和爸爸也达成一致,爸爸不会因为无法让孩子睡觉的无力感而生气,孩子也不会因为逆反心理而非要等,闹得“两败俱伤”。

当然这还只是想法,实际情况如何,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我想大家应该也遇到过类似事情,不妨考虑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