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世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糖果和棍棒,哪个更能催你前行?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200人  一扇窄门

文 | 一扇窄门    图 | 网络

试想这样一个问题:一群上班族接收到一项任务,要求在一周之内每天跑5公里。针对这项任务,先后设置两个选项:

①完成任务奖励1000元;

②未完成任务处罚500元。

那么以上哪种条件更能促使他们完成任务呢?

如果只有条件①,相对来说每天跑5公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事情,于是就会有很多人选择放弃,即使他们知道完成任务后有很高的奖励。

反过来,如果换作条件②,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由于不完成任务需要付出金钱上的代价,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心疼钱而强迫自己完成任务。

相对来说,条件②下的任务完成者会明显多于条件①下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人往往自带惰性,当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无法胜过自身的懒惰时,他们就会选择继续保持原有的“舒服”状态。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呆在自己建立的舒适圈内,不喜欢被人破坏他们的安逸生活。呆得太久了之后就会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即使圈外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意义。很显然,他们已经无法逃离,舒适圈看起来是安乐窝,实际上却已经成了阻碍他们成长的魔咒。

人是种趋利避害的生物,在面对抉择时,总是会习惯性地选择轻松、舒适的选项,远离劳累和痛苦。只有当别无选择时才会甘心忍受肉体或者精神上的不适,去完成该做的事情。

学生时代,每天早起跑步、读书、做题,并没有感觉有多辛苦。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除了努力似乎别无选择,如果不好好读书,除了名次的压力,更多的是面对辛勤劳作的父母时的那份愧疚。在那种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在发奋图强,即使很多时候也会觉得很累。

尽管身体不喜欢这种发奋努力的状态,但学生时代无疑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了宝贵的财富——高效的学习能力、专注的做事态度、不畏困难的勇气……

一直认为人不能活得太安逸,太安逸的生活只会让人失去少时的斗志,过早地进入心灵衰老的窘境。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匆匆忙碌,这其中既有胸怀大志、努力干一番事业的梦想者,也有胸无大志、随遇而安的普通人。前者为了自己追求的事业砥砺前行,后者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太过于糟糕,也在工作上默默付出着。

不同类型的人,促使他们前进的内因也完全不同。企图心强的人,内心对于完成目标后的收获有着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推动着他们勇往直前;企图心弱的人,对于事业、成就这些东西的欲望淡薄,内心难以产生足够的动力。

很显然,如果想让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用奖励刺激积极进取者,让他们心中有盼望;用规则推动被动安逸者,让他们心中有顾忌和敬畏。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痛苦生活的逃离,多数人做事的动机都是其中之一或者两者兼具。

知道了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如果你是一个对于成功有着强烈欲望的人,那么恭喜你,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胜利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往往认知能力不够强偏偏又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再加上惯有的惰性和得过且过的自我放纵,于是想要做点像样的事情似乎就很艰难。

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坚持了就一定会有好结果,却偏偏不去坚持,依然在固有的舒适圈内游弋——知道早睡有利于身体健康,却仍然熬夜玩手机、刷剧;知道坚持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却每次都是刚看几页就习惯性地逃离……

偶尔夜深人静时回想自己的不努力也会深深自责,第二天醒来依然回归原有的浑浑噩噩,昨夜的自责早已抛至九霄云外。

总不能一辈子这样平庸下去,总要有个转折点,总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个时候,该怎么去改变呢?

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然后将之公之于众,让众人监督你前行,为了不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脸,你势必会比以往更加用心去投入其中。

公众承诺的方式对于那些无法自我激励的人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法,因为人会尽力去保住内心的那份自尊心。

或许没有几个人喜欢负重前行,但适当的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必要且有益的。当自身无力激励自己前行时,就要主动寻找压力,让自己逃离那看似美好的舒适圈。

生活中往往既有“糖果”又有“棍棒”,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真正没够推动他们前行的,却往往是那一根根不讨人喜欢的“棍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