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打独斗还是群体合作?
2023-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荷笑笑
今天我们阅读的是第四章第2节《现实是群体共建共享的》。
昨天我们提到治疗模式、公民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类共同体,都难以承担、引导并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教学是开创一个实践求真共同体的空间。
求真共同体需要深入理解"什么是现实的本质"和"我们如何知晓现实",不管从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我们都可得出结论:现实是群体共建共享的,是由形形色色的关系和事件构成的,是共同体中相互联系的网络,我们只有处于共同体中才能认识现实。
求真共同体彰显了我们与人类存在形式看得见的联系,也突出了我们与非人类存在形式看不见的联系。只有这种共同体模式,才能担负起求知、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使命。
求真共同体的典型特征就是体现这一主张:现实是共同体中相互联系的网络,我们只有处于共同体中才能认识现实。
之前有种错误的主张:生存就是个体之间一场无休无止、你死我活的搏斗。如今已经改观。差不多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转变了本学科的现实观—从单打独斗转向群体合作观。
在我们这个时代,"大自然可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现实是由形形色色的关系和事件构成的,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一个个的单独实体或单独粒子构成的。"照巴伯的看法,我们现在都要把大自然看成一种"历史性的相互依存的生物共同体"。
理解求真共同体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共同体是现实的基本形式,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第二步则要从现实的性质出发来回答如何认识现实的问题:我们只有处于共同体之中才能认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