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起跑线:哪个家长不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20人  树莓子很酸
p2516842762.jpg

影片用幽默戏谑的方式讲了贫富差距导致教育不公这个沉重的话题。

最后并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校长的勾当被揭穿依然安在其位,全场的家长无动于衷,因为他们都费了不少心思才把孩子送进这所闻名全国的私立学校。只剩男女主人公心安理得地走出学校。

教育不公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为了鼓励经济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支持先富带后富,然后社会一部分人掌握了巨额的财富,有了金钱,他们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无形中将最好的教育资源都向着他们倾斜,失去了平衡的天平难以恢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新闻,一个北京的高考状元说如果自己不是在北京读书,可能就得不到这个状元了。他的父母拼了命让他能从小在北京接受最好的教育,得到其他地方都难以得到的资源。这意味着,寒门难再出学子。小县城的孩子再努力刻苦他的学识仍比不上一线城市公立名校的孩子。因为一个人的学识并不是基本教科书就能给予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积累过程。而其中,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就像影片中即使贫民窟的小男孩得到了私立学校的入学资格,免除了学费,他的父母仍要承担不止一次的课外活动经费,而因为贫穷,小男孩很可能在学校里各种跟不上节奏,从而产生其他教育问题,比如被欺凌,比如自卑。所以,即使开放私立学校的入学资格,也只是表面的公平,重要的是能否让所有孩子无论贫富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资格。

哪个当家长的不想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呢?只是家长心中要对这个“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个完全因人而异,那么孩子的成长也会因人而异。选择坐在原位的那些家长是一类人,像男主一样为女儿办理转校的又是另一类人,他认为教给孩子人品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男主本身就是从贫民窟出身的有仁义之心的富人,他的价值观会影响他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会被真心帮助的那些穷朋友们感动,他会为自己说谎感到羞愧。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那么,像我们这些还单身着的,应该在有朝一日成为家长之前,好好修身,如果你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样的,那就向着那样的方向努力吧,先把自身的缺点改掉。也许你没办法为他们积攒太多的财富,那么至少也成为他们做人的榜样吧。将来在自己能力范围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也就足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