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李克富 | 内心若明亮 世界便光明

2018-06-18  本文已影响4475人  李克富

看只是个动作,见才是结果。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蒸蒸日上。


在青岛,我与三位盲人很熟。

丁原驰老师在青岛几乎家喻户晓。他双目失明后自费开设了针对青少年和残疾人的心理咨询“阳光热线”,07年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08年成为北京残奥会圣火青岛站火炬手。多年来,丁老师始终用满腔热情服务社会,用心中的阳光照亮别人,被称为“盲人教育家”。12年丁老师70大寿,还约我给他的纪念册写了序言,我们的关系自然不错。

丁原驰老师

另一位叫姜晓燕,是03年与我一起考心理咨询师证书时的同学,17岁因被化学品溅入眼睛失明,24岁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毕业后回青岛办了家按摩中心。工作中,因发现很多残疾人的心理困扰远大于生理折磨,就产生了做咨询师的想法,后来顺利通过了考试,04年成为全国首位盲人心理咨询师。

2004年6月7日下午,33岁的姜晓燕从郭念锋教授手中接过心理咨询师证书。

第三位便是张淑华,昨天上午我作了“幸福家庭经营”主题演讲的第五届“华康”全国小儿推拿研讨会,其主办者就是他。不知他的眼睛如何出现的问题,但听他说自己是能看到一些亮光的。淑华现任青岛华康小儿推拿研究院院长、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随便上网一查,各种荣誉多了去了。

技术一流 别的不说

这十多年的交往,与其说是朋友,倒不如我称之为老师更为恰当一些。的确,他们仨让我对心理现象尤其是对感觉的认知是颠覆或革命性的。

人类认识世界从感觉开始,几乎所有的基础心理学教材开篇也都先讲感觉。遗憾的是,如果问“感觉是什么”,得到的答案都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者“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而这个定义正如许又新教授所指出的:“感觉是客观世界个别物理属性的反映”,这个说法不正确,与事实不符合。

拍自《精神病理学》

在我既往的印象中,盲人的世界只有黑色,他们生活在黑暗当中。自接触过丁原驰老师后我才相信他们同我们一样,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这一点,在与姜晓燕和张淑华更为深入的接触后,更加确信不疑了。

请注意:我这样说并非修辞,而是陈述事实!就像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者也和我们一样能说出各种颜色,知道花红叶绿,甚至能准确指出“粉红”的桃花与“紫红”的玫瑰、能把春天的树叶说成是“嫩绿”的。当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别人看到的粉红、紫红或嫩绿和自己看到的并不一样。

可对于那些对心理现象缺乏深刻理解的人,又怎能够知道这些不同呢?

眼睛就是照相机。这是认知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照相机会看世界吗?不。作为视觉动物的人所能够“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借助于眼睛这个照相工具而已。而我们从哪个视角去看、为什么要看、看到了什么……是由大脑决定的。因此心理学对于盲人能画画、摄影……并不惊讶,比如权威大学心理学教材(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4版,138-139页)就用大篇幅讲了土耳其盲人画家阿曼甘,他先天失明,从来没有看到过世间万物,但却能将山川、动物、湖泊等景物画得栩栩如生。

土耳其盲人画家阿曼甘及其作品

正是受到了三位盲人老师的启发,当我接触到《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时,就回答了书中的那个提问——

有没有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在脑海中“看见”的世界是否跟真实的外部世界相同?以及,我们看到的东西是否跟别人看到的一样?

于是,我很轻易地认同了感觉的定义: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第82页)

由此,我牢牢记住了,感觉过程就是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神经信号,就像手机将电子信号转变为我们能听到的声波;当然,也就知道了所有感觉都具有的三个属性,即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我滴那个天啊!总认为“真实”且“客观”的“世界”一下子坍塌了,比如“换能”的概念让我相信,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听到,或闻到……外部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是由感受器和大脑创造的只是一个由电化学演绎的世界罢了!

几乎每次讲课,我都要说:

“色彩并不存在于我们的外部世界!”

“声音不是一种物理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

“颜色和声音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我说的话,也就是跟着我向认识(解释)心理现象迈步了。

昨天的课,听众中有不少盲人学员。您可能想不到,我把PPT上的6月误写成5月,竟然是一位盲人朋友给我指出来的!

“看”只是个动作,“见”才是结果。

“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这看似很哲学的结论已被我的三位盲人朋友用行动证实,任何怀疑都是多余的。

而作为老师,他们让我经常去想:如果眼睛瞎了,心就点亮了;“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

后一句取自《约翰福音》,我经常运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