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爱聚会
前几天察觉自我,发现我对于抱怨还是比较钟爱。填表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6527/0b9776d6e0dba02c.jpg)
今天又有了抱怨,还是上次的老上级。填表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6527/248782a48c18e32b.jpg)
不过我发现了,这次的触发器不是他的做派,而是他的做派引发的周围人的反感,所以我才会有一个抱怨的产生。这也是人云亦云,我的小我被周围人的小我影响,也跟着抱怨。这是我现在的痛点。
永澄老师在分身术的课上讲“小我的产生”的时候,曾经说过小我的特点,就是它会找其他的小我,就像你牵着一条狗去公园,你的小狗不会去咬人,而是咬其它小狗。同理,负面情绪攻击不到理性的人,而会攻击到其他的负面情绪。“小我”,是基于恐惧产生的自我,所以在(他人负面情绪)这个环境中会有强化。那是什么强化呢?我的恐惧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6527/a284ae513ed59e31.jpg)
还原“甜面包热汤”模型,我的小我被攻击,于是它要保护我不被伤害,也加入到抱怨的行列,这样获得了奖励(不被负面情绪影响)。这里我还是想到了一群狗在互相咬的画面。之前我看过《白牙》,里面说雪橇犬就是一旦一只有破绽倒地,就会有其它狗上来攻击它。这是狗的天性。我的小狗(小我)为什么要攻击,因为它不想被攻击。而不攻击就会被攻击吗?我的日常认知里就是如此。一是害怕被孤立出群体,二是原始天性里就想攻击人。
在李中莹老师“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中,“恐惧”是指引我们找出不必付出的却原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那我在这里的害怕,也是一种恐惧,我以为要失去周围人的认可。可是我希望被周围人认可吗吗?如果他们常常小我出现,那么我的价值不一定会被他们认可。我希望的是我有价值的东西能被人认可,而不是我人云亦云被认可。所以我恐惧可能失去的东西不会失去。第二,我的攻击天性,可能有原始的可能。但是抱怨,是靠抱怨来逃避自己的弱势地位,或通过抱怨显示自己比别人优秀。抱怨的好处无非是获得他人的同情,证明自己的无辜,获得心理的平衡。没有自信心的人会抱怨。自己的意愿与现实中的人事冲突,对方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上面两种情况都有,但第一种更符合。
所以我更可能是底层的不自信,需要获得他人的同情。因为自己弱势嘛。所以这里触发器找到了,就是遇到无力改变的现实,会抱怨。我在遇到抱怨的周围人,会加深我的抱怨。
我需要觉知的是我处在无力改变当下不喜欢的环境时,我的小我的表现。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底层信念。不自信也是自我强化导致的。弱势的表现才会如此。我要加强我的能力,对事情能够更加掌控,才会积累更多自信。
另:
学习完分身术,其实我回想一下,自己还是有很多盲区。没有抓住的东西很多。所以,我是“无知无觉”+“后知后觉”的阶段,装作自己是“当知当觉”阶段,还期盼着“先知先觉”的到来。所以还是要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