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首页投稿左雾派诗专题

辽宁十大古城镇遗址

2025-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叶山

文/木叶山

(一)大黑山山城。又叫卑沙古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八里村大黑山顶部,中、南两峰及相邻的山脊之上。是一座位于辽东半岛最南部,不临近河流的山城。

大黑山山城负山面海,扼水陆要冲,依势而建,地势险,易守难攻。根据古城建筑特点及出土文物,历史可追溯到高句丽时期,辽、金、明、清均沿用之。卑沙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探索古代文明的好去处。

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赫图阿拉城。又称兴京、黑图阿拉、赫图阿喇。满语为“横岗”之意。是清朝的发源地和崛起最初的都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赫图阿拉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开始筑内城,两年后又筑外城环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1621年,后金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

赫图阿拉城是清代关外三京之首,被御封为“启运之地”。赫图阿拉城内有汗宫大衙门、汗王井、正白旗衙门、塔克世故居等满族遗迹,还有旗袍博物馆、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等遗物。

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广宁古城。又名北镇古城。遗址位于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省辖的县级市,由锦州市代管北镇市境内。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 “ 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 ” 。

据文献记载,北镇古城始建于辽代的第四代皇帝穆宗在位期间。始筑方形土城。今天耸立在古城中间的鼓楼即是当时古城的南门城楼。鼓楼前的通济桥,就是城南护城河的桥梁。

明朝建立后,在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在古城旧址重筑长方形土城,比辽古城规模大。周长九里十三步有余。城门五座。东曰永安,西曰拱镇,东南曰太安,南曰迎恩,北曰静远。后由都督刘祯用砖修了瓮城。

嘉靖三十四年,都御使苏志皋扩建新城,又称南关。门三,南曰拱护神京,西曰镇武,东曰宣化,与旧城合计为周长十七华里。将卫城扩展到城二道河北岸,二道河成为当时的护城河。城门六座,除原五门外,又增修一座小西门规模相当宏伟。并将通济桥北钟.鼓二楼全部复修。到了清朝、民国各有修葺。

广宁古城,是现中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之一。城内有宽阔的马路,也有小巷,有古老的庭院和民居。还有一些古建筑,如古井、古庙、古寺等。

古城曾是明代在辽东的军事重镇。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是辽宁古镇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006年,广宁古城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燕州古城。原名白岩城,古遗址位于辽宁省辽阳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是东晋元兴二年(403年),高句丽占据辽东城(今辽阳)后建筑的山城。是不规则方形,用石块建筑的军事堡垒。

城周长2.5公里,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城依山而建,蜿蜒迂回,南面为陡崖峭壁,是天然的御敌屏障。崖下太子河水依壁而过,气势逼人。西、北、东三面筑有石城,城墙高度5—8米,城内制高点上建有指挥台。

据文献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兵与高句丽守军在此交战,唐兵大胜收取了辽东,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以此古城是辽宁地区的重要历史遗址,其古老的城墙和建筑群落,是辽宁省内保存完好的古代高句丽山城。

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兴城古城。又称宁远城。遗址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老城区中心。它是一座明代卫城。南北长821米,东西宽816米,周长约3.24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

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年)竣工,时称宁远卫城。是明朝关外防御体系中集卫城、所城、堡城、驿城、烽台、海防、海岛、屯田、屯粮于一体的重要军事重镇。清代重修后,改称宁远州城。

古城大致呈正方形,四面正中均设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都高筑有炮台。古城内正中央有一座钟鼓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蓟辽都师府位于古城西门内。

兴城古城原分内城和外城,历经近600年风雨侵蚀,外城已不复存在,内城经历代维修基本保持原貌。古城内不仅有兴城城墙、钟鼓楼、祖氏石坊、兴城文庙、蓟辽督师府、将军府等历史古迹。

1983年,兴城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城子山山城。遗址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城子沟内。坐东向西,由石筑城、土筑城两部分组成,城墙总长约7.2公里。是唐至辽、金时期的山城。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老的城墙而闻名,是辽宁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

山城是以石城为主兼有土城的复合式山城,修筑土城更多是为了占据石城西侧的制高点,加强石城西侧的防御。山城遗迹保存良好,遗物丰富,具有历史、考古价值。

2013年3月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牛庄古镇。遗址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西部,太子河下游左岸牛庄。

牛庄古镇是辽南地区最古老的城镇。他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商贸重镇。曾是辽南地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又有北方古镇的风貌。

2008年, 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八)青堆子古镇。遗址位于黄海之滨,古称青口。现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东部30公里处的青堆镇。

青堆子镇,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辽南古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据说“青堆子”之名为唐王太宗所赐。经过历史变迁,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建筑群。

经历代变更修葺。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仍保存完好,老街内有普化寺、清真寺、基督教等庙宇。有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民居,

青堆镇目前共发现4处文化遗址,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架地文化遗址1处,青铜时代遗址3处。

青堆子古镇是辽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镇之一,曾是商贸繁华之地。如今还留存百年的宅院,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风貌。

1979年公布为大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大孤山古镇。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境内。

大孤山镇素有千年古镇之称,景色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大孤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

有百余间初建于唐朝的寺庙,是东北现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大孤山古建筑群分为上庙、下庙。上庙由药王殿、玉皇殿、真武庙、圣水宫、龙王殿、佛爷殿、三霄娘娘殿、一层楼、观海亭和佛塔组成。下庙由吕祖亭、天后宫、关帝殿、财神殿、文昌宫、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和古戏楼组成。一条中轴线贯穿圣水宫、天后宫和古戏楼,使上、下庙既互为映衬,又连为一体。

大孤山,建筑技艺精湛,雕梁画栋,垂脊飞甍,斗拱雀替,砖雕壁画,呈现出一派大气磅礴的民族建筑风采。

1962年,将建筑群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重点保护。

(十)祺州古城,又名康平古城,俗称小塔子城。遗址位于沈阳市东北部的康平县郝官屯乡小塔子村村东,辽河西岸。

最早为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创建的祺州城,城址呈正方形,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60米,东、南、西辟有城门,现城门清晰可辨,现存城墙墙基宽10米,墙高2-5米,顶宽1-2米,城南有护城河遗迹,现在城址内已辟为农田。

在城西现代路北现存辽代晚期佛塔一座,现存高度30余米,为十三层密檐砖塔,塔基周长30.96米,因年久失修,现塔身向东南方向倾斜,塔身外表风化严重。但建筑风格颇具当时的时代风格,塔身所雕坐佛、飞天、协侍等雕刻艺术品,是研究辽代建筑史的重要遗物。

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5年4月28日,沈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