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精华

2021-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1、心即理(心外无物)

我的心就是天理,我的心就是良知,我就是一切萬有的存在,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从宇宙主导论,变成意识主导论,意识即一切,一切即意识,先完成一个价值观的转换。

十方虚空在你心中,世界在我之内。

2、知行合一(喜悦之道)

知和行本来就是合一的,不是分离的。

这个知不是知识的知, 也不是知道的知。

而是 :良知,此心光明,如如不动。

知行合一的三种状态

1在和平中行动(最基本要求);

1在享受中行动(高一點标准);

3在兴奋中行动(最高境界)。

希腊的兴奋就是神的意思,所以只要兴奋的去做一件事情,你就是神。

知行合一 是与神的合一。

这是一个信念系统的世界。

只要想,虽然没有行动去做,但是也是行,因为起心动念皆创造。

一念起惊动十方神刹。

比如你觉得自己贫穷,你虽然没有去做贫穷的事情,但是你只要想着自己贫穷,其实就是在行动了,因为你就已经在创造你贫穷的人生了。

知就是行 ,行就是知。

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

但是要正确的行动,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3、格物致知(疗愈清理)

格物致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为善去恶,不是指的让人积德行善 不做恶事。

这里的善恶指的是内在的心田种下的善恶,外在的人事物都是内在的投射。

如果外在出现问题,不要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而要回到内在。

去格自己的心,心清净了,外在对应的问题卡点就消失了。

格物就是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回归清净自性,返本归真就是为善去恶,就是格物。

格物就是格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天理在心中,良知在心中,道在心中。

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就是道,就是如如不动的觉。

致良知,把不舒服的感觉格去掉,回复本來的爱、喜悅、和平,就是致良知(返本归真)。

不要去修改全息图(物质幻象),要走流程(灵性炼金),体验感觉就是格心。

当我一觉它,善便存,恶便去。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致良知,就是全然地去接纳、臣服、允许。

也是佛家常說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转,福自我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