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
2020-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山嬲
人生的现实与理想如同硬币的正反面,光碟的AB面。
理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你需要做的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种默契,好比一座桥,连接南北,天堑变通途。
你是怎样的人,你周围的人就是你的影子,你的镜子。所以,做人还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好。
《西游记》里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影子,如影随形,一面镜子,无所遁逃。
《西游记》中,有一个突然出现的角色,就是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是怎么出现的呢?话说孙悟空不听唐僧的话,打死了几个强盗,唐僧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取经队伍。孙悟空无处可去,只好去观音菩萨那里诉苦。
唐僧身边没了孙悟空,想吃口斋饭也吃不上,就命猪八戒去打点水来喝,谁知猪八戒去了很长时间也没回来。不得已,唐僧又派沙僧去催猪八戒。
此时,唐僧身边无人,六耳猕猴突然就出现了,书中写道:“正在怆惶之际,忽听得一声响亮,唬得长老欠身看处,原来是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磁杯道:‘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不能喝哩。这一杯好凉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斋。’”
这个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假扮的,但是很奇怪,六耳猕猴见到唐僧后,是跪在地上给唐僧找水喝,只是唐僧气还没消,说:“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
六耳猕猴继续跟唐僧犟嘴,说:“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唐僧说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做甚!”
被唐僧骂了几句,六耳猕猴才暴怒起来,书中写道:“那行者变了脸,发怒生嗔,喝骂长老道:‘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长老昏晕在地,不能言语,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会发现,六耳猕猴一开始是希望唐僧能把他收回取经队伍,跟着唐僧去取经的。可是,这时候真的孙悟空还在啊,如果六耳猕猴真的想假冒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修个正果,他现在最该做的事就是去消灭孙悟空这个隐患,而不是来求唐僧将他收入门墙。
而且六耳猕猴变脸后说得那句话:“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显然是对唐僧积怨已深,是经常被唐僧轻贱才会产生的情绪。但是以前六耳猕猴并没有见过唐僧啊,为什么会有这么感情呢?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事就好理解多了: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的一个分身。就像《龙珠》里,魔人布欧可以分裂为善良的胖布欧和邪恶的瘦布欧一样,孙悟空也是因为受了唐僧的刺激,在不知不觉中分裂为了善良的孙悟空和邪恶的六耳猕猴。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历来有斩三尸的说法,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恶念,被孙悟空斩出身外。
但是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六耳猕猴心里,自己就是孙悟空,只是脾气更加暴躁,性格更加邪恶而已。
所以他找到唐僧之后,第一件事是请唐僧重新把自己收入取经队伍;所以,在经受了唐僧的责骂后,他才会将取经一路上积蓄的怨气全都发泄出来,一棍子将唐僧打晕。
《西游记》里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影子,一面镜子,如影随形,无所遁逃。只不过,此猴非彼猴,是恶猴,正好放大了孙行者恶的一面。
在理想与现实当中,谁能把握、驾驭这种平衡,捷足先登,谁就离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