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要什么样的生活?
记得之前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选择了哪种职业,其实不是选那种享受,而是选择那种难受,你愿意受那种委屈,愿意付出那种辛苦。
有的职业是在年轻时赚很多钱,就像明星,有些职业是一直有钱,就像教师、公务员,有些职业是越老越值钱,就像医生教授。
人的收入是波浪线,是有阶段的。我想要什么样的收入呢?最好是年轻时做明星,到中年时做公务员,晚年的时候做医生。这个梦真美。
不同职业有各自的辛苦和享受,也有各自的难受,我在什么时候最难受呢?这可能是我改变的契机。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要选择正确的难受。也就是即使是难受,人也是可以自主选择,你愿意接受哪种难受?
是在舒适区维持现状,接受不那么让自己舒服的现在,还是难受的开始积累。其实我感觉我的积累已经开始了,我在写文章,在做视频。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遇到什么问题吗?我觉得有时我要形成一个习惯,是一个慢慢来、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最开始尝试做视频有新鲜感,很兴奋很热情,愿意付出,就像甜蜜的热恋期,等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磨合期,新鲜感会褪去,会感受到做这件事的枯燥无聊之处。
在这时,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是时间长了慢慢淡去,接受现状,还是继续投入?我最开始是选择了放弃。
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更新,就好像我失踪了一样。什么契机让我选择继续投入呢?我觉得是日常写作,让我理清思绪,确定要到的地方是哪里。
确定目标之后,就梳理自己的日常行为,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每天写作,监督和规范自己的执行,如果有不对、有分叉的地方,及时把它剪下来。
就目前看,我没有想到比做视频更好的,可以达成我目标的方式。简单说做这件事,我是一定要投入的,且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那就只有投入这个了。
有时我会因为看到别人很厉害,而自己本身没有进步,感觉很难受。选择就是蒙上眼睛不去看朋友圈,不去看别人有多厉害,生活有多好。
同时把这些空下来的时间,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有时也会感觉到佛家说的境界,众生皆苦。活着本身就挺辛苦,挺难受的。
既然都辛苦,那比起无知无觉的人,好像可以选择接受哪种辛苦的我,还是更幸福一点。因为我好像有了更多的自由。
人有两种人格,一种是表现型人格( 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人格( Be better type)。我感觉自己选择了从表现型人格变成进取型人格。
表现型人格更在乎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展示成功、优渥的生活、舒适的状态是刚需。时时刻刻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好。
特别希望自己足够好,但现实往往跟自己的希望有差距,经常露出马脚,演出拙劣、不太优雅的滑稽戏。
用很多时间和钱去装点自己的门面,让自己看起来很好。比如买名牌手机,跟人随礼,随很多,忽略自己的生活水平。
我有做过哪些表现型人格喜欢的事呢?花一两个小时纠结在我该穿什么衣服上,但实际上只要不过分,没有谁会特别关注我穿了什么衣服。
很努力很认真地说我很好,实际上心已经碎了一地。花很多时间在各种八卦娱乐新闻上,看各种吐槽。目的就是为了跟别人聊天时可以说,你知道明星谁谁谁塌房吗?
因为害怕被孤立,所以去追逐和喜欢那些别人喜欢的热点,花时间一起围观看热闹,好像如果没有跟上,那我就落后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被孤立了,被抛弃了。
其次进取型人格,知道任何学习、改变进步都是有个过程的。在早期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很正常。只要持续刻意学习,就一定会有变化进步。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
看了这句话,我看这段话,我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首先要有耐心,花时间和耐心去接受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投入。
接受我没那么好,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就是会做很多错事,有很多失败。但是那又怎样,只要我还在持续投入,有收获是早晚的事。
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最后在犹豫要不要加上这句话。想想还是要加上,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希望。
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有的是污染式的,我这方面不好,好像其他所有方面,所有时间都是不好的,这种人是脆弱型的。
还有人的人生故事是拯救式的。我现状确实不太好,有很多问题,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小说电影的主角一样,会遇到困难,迎接挑战,得到智者的启发,自己去经历,去感悟,去行动,去付出。
经历苦难,获得宝藏,最终王者归来。去固执的相信会有好结果,最终一切都会变好。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因为我希望也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变成拯救式,而不是污染式。
就目前为止,学心理学,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变得更自由。可以自由的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自己去建造自己的世界,其中的成就感无法言喻,有些理解为什么《我的世界》这么受欢迎了。抬头看一眼蓝天白云,微笑一下,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