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不仅地大物博,而且人口众多。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任何人都离不开土地,因为土地能生万物,人的一生吃、穿、住、行,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任何人一日三餐吃的饭菜,都离不开农民通过耕耘土地,辛勤劳动种出来的粮食丶蔬菜丶水果等。所穿的衣服、鞋帽和盖的棉被,也离不开农民种植棉花、化纤原料纺制而成。所住的房屋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土木结构,建房所需用的,木材。水泥、钢材等,仍离不开土壤栽培丶提取原材料。行走的道路,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行,更离不开劳动人民在土地上修建道路。人生走到尽头都离不开土地,因为必须安埋在土壤里。这些充分说明了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看,地处平原的地方农业发展比较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耘、收割、储存。可山区农业就滞后难以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大面积土地几乎撂荒无人耕种。究其原因分析认为:一是山区农村土地分散,目前以户承包,小块经营,耕种靠人力用锄头挖地,镰刀收割,人力运输,几乎处于原始状态。二是绝大多数中青年男女都不愿意在家耕种土地,自愿外出务工挣现钱,认为当农民种庄稼不划算,付出劳力多,既辛苦又赚不到钱。所以,农村一个生产队只剩下年过七旬左右,瘳廖无己的几个老大爷和老太太留守在农村,耕种自家房前屋后的土地。稍远地方的良田良地大面积荒芜,长满杂树杂草。只有道路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村社,把土地承包给了果农,种植柑橘、葡萄等水果。每亩土地承包费也仅仅只有三百元左右人民币。诈为山区农民,人平耕地面积也只有一亩左右,全年人平土地承包费不到四百元人民币,试问怎能维持一年的生活开支?不足部分只有依靠子女务工挣钱补贴。能挣到钱的子女可以补足父母生活费,如果挣不到钱的子女怎么办?那就只有靠政府救济,一个村要是有上百多人的老年人,政府能救济得了吗?政府又能坚持救济多少年?与此同时,每年老年人又要逐步递增,这是自然规律?请问怎么办这是农村面临的第一大难题。紧接着又即将面临第二大难题,那就是文盲和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将会逐步走向失业。为什么呢?因为我国社会进步到高科技时代,缺泛科技知识的人就业只会走向谷,再加之我国城镇建设,铁路公路建设,国防建设己发展到顶端,农民工很难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怎么办?只好返乡务农了。
鉴于此,作为村干部对本村的村民总不能视而不见,或者放任不管,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紧跟党中央丶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凭借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充分发动和依靠全体村民,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人力、财力,特别是那些有志之士和有钱之人,积极参与投入到乡村振兴上来。所谓有志之士,就是本村具有远大志向的人,能够为乡村振兴出谋献策,绘制蓝图,制定规划的人才。所谓有钱之人,即是愿意为家乡建设投资的人。对这两类人,村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应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勾通思想,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作为村干部,应当勇挑乡村振兴重担,坚决克服依赖(靠政府拨款)、等待(等上级派人)思想,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敢于拼搏,敢于担当,迎着困难上,冲破阻力前进。
乡村振兴,要从本村实际出发,根据本村地理环境,抓住“振兴"二字,以村为中心,首先要绘制好振兴蓝图,拟定出振兴哪些项目,如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等,然后写成书面材料,请示当地党委丶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立项,争取得到政府支持,依照现行政策规定的标准,获取必要的项目资金。对于项目资金一定要用在乡村振兴刀刃上,千万不能挪作它用。更不能持等待观望态度,办事务必要有信心和决心,心诚事才能办成。
最后希望奋战在农村第一线的全体村干部,你们一定要不忘初心,发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精神,当好主力军,把本辖区乡村振兴工作抓紧抓好,让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使全体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