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可不是嘛”

2017-10-12  本文已影响52人  三山半半主

这几天开了好几个类似总结的会,才发现一转眼都要2018年了,2008年奥运会好像还是不久之前的事。

记得年初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立下誓言,比如减肥十斤啊、脱单啊、考上CPA走上人生巅峰啊。

然后我刚刚去问了问——

说好减肥的小仙女,她的微信头像,还是“不瘦十斤,不改头像”;

想脱单的少年,朋友圈除了王者荣耀,还是王者荣耀;

距离CPA还有一天,备考的伙伴们正在给线上讲课的大神发弹幕,求好运。

很多都是这么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可不是嘛。

很多时候,在没动手做之前,已经脑补了顺利完成后撒花的场景,却在开始之后发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和想象不一样。

以至于大多都没有实现。

№1

变化,要么由内而外,自身的原因,要么是由外而内,外界客观的因素。

变化,可大、可小。

有意思的是,真正起决定性的、影响心绪的往往不是那些大的变化,因为当这个变化已经大到推翻计划的时候,其实是无话可说的,要么换整个计划、要么直接放弃。

真正影响进展心绪的,常常是细微的变化,羽毛一样,轻轻一拨,热血沸腾的心就痒起来了。

小小找我吐槽说,今天晚上又要忙到飞起了。

我问她,昨天晚上干嘛去了。

她说,昨天晚上原本计划得好好的。

要录两个音频,看会心理学的书,再构思要推送的主题。

当她拿好杯子、拿出朗读材料,端端正正坐在桌子前时发现——

耳机没带回来......

“三三,这个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比较淡定的,因为我知道家里还有一副耳机,于是我开始找耳机的征程。”

桌子上、书架上、小房间,没有。

开始第二遍查找,放大了搜索范围,客厅抽屉、卧室角落、行李箱,还是没有。

这个时候,加上磨蹭的时间,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

然后第四遍翻箱倒柜后,想到大学里丢了好几次饭卡的经历,突然醒悟“有的东西,找它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不找它的时候,它自己会跳出来”。

恩,她就不找了,开始一边看runningman,一边等耳机自己跳出来。

我就在一边默默微笑,结果是到现在它还是没跳出来吧。

“别提了”,小小一脸抓狂地说,“然后所有的计划都压到了今天晚上,不说了,我去打鸡血了。”

有人说,细微的变化就是打乱计划的凶手。

其实很多小事我们都控制不了。

不能因为缺少某一个小环节就以此为借口拖延计划的实施,

一点点小事就说成心理落差大,还用船到桥头自然直安慰自己。

№2

有时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旦脱离内心的节奏,想法越美好,现实可能就越残酷。

除去自身的执行力、灵活性,客观硬性的变化是让人无奈却还是要保持微笑。

想起十一的时候,大冯鲜嘎嘎地不得了,说要去云南散心,约了三个小姐妹。

机票订好了,请假请好了,住宿订好了,连路线都定好了。

我几次碰到她的时候,见她很兴奋,说这几天加班把事情都做掉,就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抽离下啦,还说要去洱海拍各种美照,再专门写篇美照加美文的推送。

当时我看她的样子,仿佛已经不在一堆文件里了,而是神游于两千多公里以外的云南了。

十一结束,我没看她晒照片,就问她,云南玩得如何。

她就一脸心力交瘁地说,没去成,大领导临时有任务。

机票只退了50块,房间也是这样。

最郁闷的是,只能在朋友圈看着小姐妹们high,自己沉浸在报告中无法自拔。

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

现在想想,大冯也是蛮忧伤的。

之前我们的一位同学在上海出差,大冯说上海也不远,要不一起约个饭。

然后我们三个就说好周六一起去虹桥那边吃个晚饭,聊聊天什么的。

临到出发,大冯说去不成了,突然来个夺命call,要赶个PPT。

很多事明明计划好了,却总要发生点变化。

也是,一个计划要做到完美实施基本是不可能的。

面对无可奈何的改变,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需要强大的内心的。

恩,大冯也是蛮强大的。

№3

好像以前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没什么计划赶不上变化之类的。

顶多就是——

本来计划考第一名,却考了第二名。(看我的傲娇脸)

本来想好课间去小亭子玩一二三木头人的,没想到老师拖课了。

本来体育课要玩游戏,没想到变成上语文课了。

没什么意外、没什么计划、也没什么改变,基本可以掌控,可以预测。

现在不可控的因素就多了,工作就不谈了,说说家庭。

朋友圈有很多妈妈和准妈妈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状态。

大半夜因为孩子一个不舒服、大哭,就连夜赶去上海看急诊的;

原本一家三口在动物园玩,孩子困了,闹着想回家,就匆匆结束行程的;

还有原本两个人想过过二人世界,出去约个会什么的,可孩子哭着不肯放,心软又不去了的。

很佩服。

她们不断地被打断节奏和计划,开始重新适应。

要知道,她们曾经也是手拧不开瓶盖的小仙女,也是变化一来,就慌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办,而现在的她们,有做计划的能力,也有接受变化、适应变化的能力。

前天,朋友生了二胎。

当时说预产期,正好是她自己和大宝的生日,还觉得特别巧、特别好。

可快到预产期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她还念叨B超说头还没全下来,宝宝很大,头也大,腿也长,怕自己生一半生不出来。

虽然她自己就是在医院工作的,也知道预产期可能会有推迟的情况。

但是没能在同一天生,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不得劲。

不过,看她拥着小宝、大宝,甜甜睡着的画面,美滋滋的就是了。

№4

以前我不太喜欢变化,就喜欢把很多事情一条一条列好,然后把最好的情况和最坏的情况脑子里过一遍。

可后来发现,往往会高估最好的,低估最坏的。

以至于到时间节点会发现,还是会有难以掌控的部分。

那变化是什么呢?

变化是从不喜欢到接纳、甚至喜欢变化。

有一次,距离晚上推送还有两个小时。

本来按计划,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只要很淡定地排排版、看看效果就好了。

可我一个手滑没保存文章,完了。

在试过可能解救的途径无果后,只好压抑住望天大喊的冲动,硬着头皮、靠着记忆重新来过。

那两个小时,现在想来也是挺疯狂的,不断搜索、回忆、构思、打字。

有意思的是,当我紧赶慢赶将文章按时推送出去后,再回过头看。

发现,现在的结尾比之前的要好很多,原本觉得不够满意的点也顺畅了不少。

意外之得。

这个手滑没保存,是自身的关系。

未来有无数的未知数。

即使我们确保自身不出岔,还是没办法保证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心愿走。

有次,打算去一家心心念念的店吃饭。

提前看了下口碑较好的菜,计划早点去避免排队,吃好了再去哪里散步消食,都想好了,尤其是那份坐在店里,心满意足的心情都准备妥帖了。

可是发现那家店在装修,暂不营业。

只好开始闲逛,重新觅食,发现一家还不错的店,吃好后,随意散散步,竟然发现了一个环境不错的小公园,倒也很有意思。

看上去是计划被打破了,心情多多少少会受影响,但走着走着,会发现其实未必比原计划不好。

不再纠结于过去的计划,而是以新的心情去发现未知,这个过程其实很有趣。

吃是这样,

人也是这样。

有人问,那既然计划一直赶不上变化,那还有做计划的必要吗?

有。

人生有太多时候,节奏会被打乱,需要重新计划。

我们会不开心、会不自在、会心气不顺。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计划当成了一个目标。

其实计划,是一种心态,一个做事的习惯。

按计划来了,也不盲目乐观。

不按计划了,也不暗自神伤。

愿你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心境,

从容应对生活的种种。

以上。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