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假期是馈赠老师最好礼物——写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2023-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杏坛耕夫

曾几何时,“双休、两假”的“假期”是吸引很多人加入教师阵营,投身教育事业最主要的因素。在公众的思维中,他们认为教师有双休日、有寒暑假、有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而且还是带薪度假,既不需要工作,还不影响工资收入,这样一份职业是何等舒坦、惬意,从事这样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可是,世殊时异,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各种人们对传统的认知在多元发展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慢慢改变了色彩和味道。而这种时代狂潮的冲击可谓是无孔不入,各行各业都难以置身事外,关乎千家万户的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其中,波及最大,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曾经一度令人羡慕的假期变成了写在国家指导和管理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里的文字,在现实场域很难觅得踪迹。对于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署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学工作者而言,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之际,能够给老师们放假以休养生息应该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审视现实,各行各业真正专门给一个职业的从业者从国家层面,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假期的,似乎只有教育行业的教师。能够给予这么高的礼遇,足见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从业者的敬重。对广大教师来说,每每想到这些,睡觉的时候都会露出欣慰的笑靥。可是,理想越被想象的丰满,现实就会变得更加骨感。从教育的现场看,一个写进国家法律条文里的节假日,仅仅停留在文字书写的层面,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口号宣扬,对老师们来说,被业外人士羡慕的节日除了是少数人的狂欢节,享受鲜花与掌声,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丝毫的特别,起的比鸡早,睡得比够晚的生活程式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

尽管科技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机器被设置的功能远远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是,迄今为止,再聪明智慧的少数人也没有研发出永动机。假以时日,如果永动机从人类的奇思妙想变成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能够很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并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是一件多么大快人心,又改写人类历史的事情。因为永不止息,就可以加工生产出更多的东西。物质的丰富,自然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不过,所有的畅想都只有扎根在现实的土壤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永动机从科学的层面观照,以现有人类的认知看,它严重违背科学的规律。因为机器要保持长期有效的使用,需要“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整维护以延长它的寿命。既然违背规律,那么设想变成现实就变得遥不可及。

机器需要“休养生息”,人更需要劳逸结合。不是说,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高效地工作嘛!但是,放眼教育的现场,从时间计量单位上看,一天中,东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的时候,老师们已经行色匆匆地赶往学校的路上;晚上,月亮渐渐躲进地平线,银河的星星也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光芒,这时候老师们拖着破败不堪的身体赶往家里。万家灯火变成了寥若晨星,人间烟火味也慢慢消散;一个星期中,从周一迎着第一缕阳光开始参加升旗仪式,到周日三更半夜回到家中,一个星期的生活就是在这种连轴转中度过,不是一周这样,而是周周如此。推而广之,一个月的生活程式与一天、一周的生活流程毫无二致。月月如此,一年十二个月基本上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也就是说,教师整个的从教生涯,大部分都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模式中度过。很显然,这种“年年岁岁教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单调扁平的生活,不仅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之所以这样说,不是上纲上线,而是源于现实的教育场域发生的许多血淋淋的惨剧。

人不单单是肉体的存在,更拥有精神和情感。即使是肉体的存在,如果长时间在一种高强度且又单一的生活节奏中运转,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除非拥有金刚不坏之身;而作为拥有思想和灵魂的生命体,除了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和教室中接受“摸爬滚打”的浸润,更需要丰富多元的生活的浸染与陶冶。温馨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滋润和光怪陆离的社会社会的淘洗,三元和谐共振,才能成就丰富立体的、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对老师来说,这种多维度的生活是绝对不能缺失的。会享受生活,工作很出色,并取得骄人成就的社会人士总结自己活出人生精彩时曾经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只有学会生活、会生活的人,才能会工作,并很好地工作。”静言思之,尽管此语是出自成功人士之口,是他们的人生感悟,但是仔细决绝其中的味道,此话确实带有普适性的价值。任何一个职业人,首先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生活是最基本的摆渡生命的形式。就像鲁迅先生所言:“梳理人类的存在史与发展史,不外乎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求得生存,而是解决温饱,三是谋求发展。”以先生之言观之,要想很好地发展,首先必须要好好地活着。好好地活着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全向善的人格。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保证,一切的畅想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而要做到这些,一个人除了扮演从业者的角色,做好工作,还应该是一个“学会优雅生活的人”。

多年前李大钊先生教育自己的孩子说:“玩要玩得开心,学要学的扎实。”“玩”,其实就是一种生活,一个人如果“玩”的权利被剥夺,要想“扎实的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成就,是无法实现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几千年前圣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谆谆告诫后人。可是,警言睿语不胜枚举,普罗大众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以自以为是的方式一路向西狂奔。之所以如此的痴迷与执着,源于狂奔者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创造更多人生的奇迹、留下更多人生的精彩,以留得生前身后名。可是,审视当下,心无旁骛地向目标冲刺时,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达成所愿、扬名立万、名留青史呢。很多人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冲刺的大军之中,真正成为冠军的只是微乎其微的限量版。

当这股最炫全民风刮起来之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想保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几乎不可能,肩负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老师也不例外。不过,卷入这股狂潮之中,有的是主动的顺势而为,有的则是被动的加持。因为全社会都对学校和教师投注太多的期许,希望能够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家庭对学校和老师给予深切的期盼,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完成孩子实现咸鱼翻身以光宗耀祖的希望;学校为老师们画出更大更诱人的蛋糕,把学校办好,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出尊严、都能够扬眉吐气。作为一名征战沙场的勇士,为了一份厚望、为了一份荣誉、为了一朵美丽的金达莱花,必须全力以赴。当然,这种舍我其谁的勇毅有的是“我愿意”,而更多是被绑在战车之上。号角吹响、战鼓擂起,不论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军令如山,每一个人都应抱定“征战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信念冲锋陷阵。在“双减”和“托管”政策还没有落地生根之前,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基本上是处于暗流涌动的状态,因为没有名正言顺的法律法规的支撑;而当两大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之后,不能见阳光的事情变成了名正言顺。在合情合理合规的遮阳伞的庇护下,老师们没有理由再享受自己被赋予的权利,一天的工作时间被堂而皇之地延长、一周的工作量被冠冕堂皇地加大。除了匆匆忙忙地生活,就是兢兢业业地工作。

老师是血肉之躯,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人生字典里除了工作和学习,还应该有生活;除了所谓的职业人的优秀,更应该有生活人的快乐与幸福。要活出人之为人应有的味道、享受真正的人生兴味,需要以“慢慢走,欣赏啊”的情怀享受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带来的视听之愉。而要真正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曼妙与惬意,唯有放缓疾行的步履,并适时驻足。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太渴望这种生活的到来。群雄逐鹿杏坛的时代,谁又能够为老师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