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几十年里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总销量超过1.5亿册,被称作“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仅市面上通行的中文译本就不下10种。
以“果麦”2014年版为例,截至2022年11月,仅这一个版本就已印刷了58次。
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人性的弱点》似乎并没有讲什么深刻的观点。
那问题来了,一本80多年前出版的书为什么至今长盛不衰?
这本书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人性的弱点》这是中文书名,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其实是“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
今天,我们能方便地买到各种讲自我管理和人际沟通的书,有偏理论的、讲实操的,有从心理学角度介绍的,也有从社会学方向探讨的。
但无论偏重什么,当代的自我管理和人际沟通课题正是戴尔·卡耐基正式确立的。
要知道,卡耐基出生的时间相当于清朝光绪年间。
他在一百年前写的文章,就搭建起了自我管理和人际沟通课题的四梁八柱。
后来人们对成长与沟通的讨论,始终无法脱离卡耐基打下的基础。
有关成长和沟通的理论方法我们听得太多了,到底哪些内容最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呢?
《人性的弱点》正是我们要回归的原点。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跟一个有趣的灵魂对话。
《人性的弱点》还是一扇打开卡耐基思想世界的大门。
卡耐基身份的常见定位是“美国著名演讲家和作家”。
但有个描述或许更到位:卡耐基是一位深谙人性的人。
人性才是他一生关注的课题。
他的研究并非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把学院派里阳春白雪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与实用的为人处世、表达沟通实践紧密结合。
今天“成人教育”“终身学习”很热门,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卡耐基就成立了“成人教育机构”,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依然可以看到卡耐基学院。
因此,卡耐基还是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
所以,我们今天不妨借着他的著作,更多地了解一下卡耐基的思想和故事。
这是一本有清晰时代烙印的书,问世于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泥潭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时期,满足了那一代美国普通人突破现状实现梦想的普遍需求。
同时,它又是一本饱经时间检验并未褪色的经典,卡耐基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理论,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了个人成长与人际沟通这个大课题的四梁八柱,影响至今。
书中提出的观点,或许并不会让你大受震撼。
但贴近生活、案例详实、易于上手的内容反倒使这本书始终保持着温润亲切的色彩,几十年来影响了无数人。
卡耐基在这本书的开头对每一位希望不断进步的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读这本书,读任何与个人成长有关的书,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汲取知识,而是在培养新的习惯,寻找新的生活态度,二者需要时间、坚持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