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乐故事

那些年,我喜欢的华语歌手

2018-07-29  本文已影响2人  且行且停的lancy

【日更之路的第39篇】

一开始,文章的标题是“那些年,我喜欢的偶像”,写完后停顿了会儿,我将“偶像”改成了“华语歌手”。

百度百科上关于偶像的解释如下:偶像是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因此,真正的偶像不只是歌唱得好、舞跳得好、词写得好或琴弹得好等,他们还应该是你的一种信仰或理想。

关于前者,或许我们还能通过外在的一些表现来判断TA是否有“真材实料”,但对于歌手的性格、人品、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在电视上、新闻里看到的都只是经纪公司希望我们看到的。

高中语文老师说过,“千万别把一个活着的人当成自己的偶像,因为你不知道他以后会做出什么事”。这句话一直放在脑海里,从那时候起,一直很慎用“偶像”这个词。

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让明星的个人生活越来越多的曝光在我们眼前,于是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某某明星的“黄赌毒”新闻,也经常看到粉丝们对昔日偶像的谩骂和愤怒。

所以,我是个没有偶像的人,我只有一些比较喜欢的歌手,今天先来说说其中的2位,以及他们的作品。

1.周杰伦

这应该是在那些年喜欢了最久,关注最多的歌手了,所以也是第一个蹦入脑海里的名字。

初中的三年里,他发行了《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3张专辑,对于里面的歌曲我不仅记得旋律,甚至连歌词也全都能背出来(尤其是饶舌歌曲)。

那时候也经常听他之前的专辑,《Jay》、《范特西》、《八度空间》,感觉每首都是可以单曲循环的金曲。

每次看娱乐新闻或者音乐类节目,有周杰伦出现的时候,一定会盯着电视机看,生怕错过任何有关他的消息。

高中后学习比较忙,对他的关注也就少了,出的新专辑也没有耐心一首首的听了,等到大学的时候,甚至对他的新专辑都不再关注了。

也许是“周郎才尽”,没有好的作品再吸引我;也许是因为信息时代过多的信息,让我无暇再关注他。

不过没关系,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都只能陪我们走过一程,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我还是偶尔会听一听他曾经的作品,也一直保留着我唯一的一副正版磁带——《十一月的肖邦》。

2.蔡依林

有很多周杰伦作曲、蔡依林演唱的歌曲(《骑士精神》、《布拉格广场》、《倒带》等)都是自己很喜欢的,所以当时觉得两人很“登对”,很希望可以走到一起。

可惜,两个人的恋情只有绯闻,从未得到官方的承认,“双J恋”也随着周杰伦宣布与昆凌的恋情而彻底告吹。

后来的蔡依林成了拼命三娘,每次演唱会都会挑战自己,作为“舞娘”的她,在出道前没有任何舞蹈基础,全靠自己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联系。

后来看过她的一个采访视频,发现对她这个人也开始有些喜欢,然后就开始听她更多的歌,也发现有些虽然小众但是很好听的歌。

从专辑来说,听得比较早的《看我72变》是比较熟悉的,到后面的了解就不是很多,但至少每张专辑都有那么一两首主打歌感觉还是不错的。

相比较而言,至今仍单身的她在音乐世界中投入的更多吧,不仅仅是喜欢,更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在经营。

今天就先写这两位吧,以后有时间再来写续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