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散文想法

在恶意中挣扎的女孩子们

2019-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又一盏

     

      最近的一系列新闻对女孩子们很不友好,一直在想,身为女性,在这个世界生存要承受多少恶意呢?

在恶意中挣扎的女孩子们

      从出生开始,有多少女婴被那些一心只想生男孩的家庭遗弃甚至残忍杀害,又或者是被家庭勉强接纳了却被称作“招娣”“引娣”沦为弟弟的供养者,哪怕是结了婚,还会被父母要求肩负弟弟生活开销,成为名副其实的“扶弟魔”,逃不开将自己的婚姻弄得一团糟的命运;

      幼年青少年时期那些纯真可爱却不谙世事的女孩子们,有多少人被亲戚、老师、家教或是陌生人猥亵,这个实际数字绝对超乎你的想象,造成女孩子们巨大的心理阴影,恐惧亲密关系,一辈子无法释怀;

      女孩子学历高,年龄大会被群嘲为“灭绝师太”“大龄剩女”,放在婚恋市场上像剩白菜一样被人挑挑拣拣,被催婚、催生,仿佛只有结婚生孩子那才是女性的唯一出路,否则人生就不完整或是没有意义的;

      女孩子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遭遇到隐形的歧视,未婚未育的不要!已婚未育的不要!什么?已婚已育?那你孩子过了哺乳期了么?到时候还要占用工作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还是不要!已婚已育孩子过了哺乳期,哟,二十八九三十岁了吧?对不起,年龄大了我们也不要!好不容易有单位要了,如何平衡职场和孩子的时间是一个超级难题,通常要花数倍的精力才能赶得上进度,前两天在新闻上看到有不少妈妈们为了孩子只能就近找时间合适的工作,孕前高管,产后保洁,着实心酸;

      女孩子凭自己的努力得到工作上的升迁,或者挣年薪买车买房,立刻就会有人尖酸刻薄的提出这些成功八成是靠出卖色相才得来的,完全无视在职场或生意场上,女孩子的成功往往是付出了比男孩子多几倍的时间精力才做到的;

      女孩子遭遇到家暴,总是被要求都是一家人,为了孩子忍忍吧,更有甚者还会强调女孩子有错在先,逼得丈夫或者家人动起手来;

      女孩子进产房生孩子,痛到无法忍受的时候需要打无痛或者转为剖腹产,这些决定居然还需要丈夫或者婆婆同意医院才能进行,有些女孩子进产房之前还会抓着医生的手强调无论外面的人怎么说,必须先救我自己;

      甚至随便翻翻女孩子受到强暴的新闻,底下评论中总能看到责怪女孩子的穿着,责怪女孩子晚上出门,责怪女孩子独自一人的热门评论。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恶意满满却要求女孩子们宽容善良,却没有人能告诉广大女孩子们怎样识别对你图谋不轨的长辈和领导并远离,怎样不被马路上陌生人无故殴打,怎样在试衣间或者住宾馆不被隐藏的摄像头拍到隐私,怎样不被老公侵占财产推下悬崖,换句话说没有教女孩子们怎样反抗与挣扎,就算女孩子们躲过了童年的色狼顺利考学毕业,与老公处理好了财产感情纷争,学会了女子防身术,每到一个地方都先用电子仪器扫描看看有没有针孔摄像头,依然没有把握能平平顺顺过好这一生,因为现在连新闻媒体都会有意无意的在一些造成严重车祸会是情绪化的驾驶事故的新闻标题的司机前面专门加一个“女”字,直接间接引导大多数人给女孩子贴上“技术差”的标签。躲在手机电脑屏幕背后,调戏、歧视、攻击女性已经成了某些恶臭的“键盘侠”刷存在感,满足心理欲望的一个方式,前阵子大连的一个女孩子被素不相识的路人暴力殴打,评论中出现的“女人就是该打”“打得好,看得爽”的言论,就是现在女孩子需要去抗争的满满恶意。

      有些地方设立的女性专用车位,目前也在讨论有没有必要设立地铁女性专用车厢,甚至有地方准备推出女性专用公交,出发点是好的,防止女孩子们被挤伤,被骚扰,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女性专用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么?女性专用,就意味着女性就是弱势群体,且当女性在混合车厢里被骚扰的时候,会不会有理由拿出“谁让她们不去女性专用”这种新型受害者有罪论? 将男女分隔开来可能会使“性侵犯是因为男性在接近女性时无法抑制冲动”这个观点更加长存。这种观点则会慢慢渗透到社会其他层面,女性地位只会越来越低!治理优于逃避,呼吁加大对侵害女性犯罪的打击力度,开展平权运动提倡尊重女性,提升公共安全意识,遇到骚扰的敢大声说不!而非打着保护的旗号将女性限制在特定空间内,减少女性的的活动范围,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将公共场所的女厕蹲位设计的多一些更有实际意义。

      一味的退让和躲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面对和抗争才能从根本上让这个世界对女孩子少一点恶意,多一份温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